新笔趣阁 - 历史军事 - 南明义军 - 第358章 大同(下)

第358章 大同(下)[第2页/共2页]

“姜总兵,我王方才结束湖泛博战,将士怠倦,府库赋税不敷,尚需秋粮征收结束,方能大肆出兵。”

姜镶权势庞大,如果举叛逆旗,山西全省一夜变色,也并非不成能,只是孟浚现在但愿姜镶再等候些光阴,不过看现在姜镶的行动,怕是等不及一年了。

孟必安说完后,对着眉头舒展的姜镶劝道:“姜总兵若能拖至来岁复兴事,则我军必定会北上驰援,两路夹攻,一举摈除鞑虏,光复京师。”

“哈哈,孟公子放心,在别处不敢说,在这大同城内,你可高枕无忧。”

姜镶既然已经决定反清,天然不成能再把儿子扔到北京去,在接到诏令时,姜镶以子姜跃染疾为由,拖了下去,但这只是缓兵之计。

姜镶身材魁伟,肩宽腰阔,面庞刚正,髯毛及胸,一眼望去,非常威武。

孟必安闻言沉吟半晌,随后问道:“姜镶可有何异动?与清廷的干系如何,能够晓得?”

孟必安有些沉默,过了会,还是劝道:“总兵,便是能拖,便再拖些光阴,如果无援兵互助,仅以大同一地,恐难以抵挡清军之力。”

“既然来了,我便将存亡置之度外,为了我家公子之大业,我戋戋奴婢出身,何惧存亡,如果我在大同有甚么不测,想必将来,万千将士自会为我复仇。”

孟必安乔装打扮,一起潜至山西,进入山西的孟必安,灵敏的感遭到,大同一带,气味诡异,不时有兵将变更的身影,孟必安到达大同并未先去联络姜镶,而是来到青鸾卫在大同奥妙据点。

“……大同乃是前明时九边重镇之一,既有拱卫京师的感化,又是抵抗西北方向威胁最首要的重镇,故姜镶这个大同总兵毫不是普通的总兵可比,长兄姜让是陕榆林总兵,弟姜瑄为山西阳和总兵,姜家在山西之地,权势庞大,根深蒂固。”

孟必安决定明日亲身去见姜镶,王敬贤对此担忧孟必安的安危,而孟必安摇点头说道:“到了大同,若我不敢去见姜镶,岂不是让其小觑于我青鸾卫!”

孟必安闻言,淡淡的笑道:“我非公子,我只是我家公子手中的一条猎犬罢了。”

孟必安坐于隐影处,王敬贤恭敬的站立于下侧,对着孟必安汇报大同的环境。

听到这,姜镶还是摇着头,拖能够拖着光阴,但绝拖不了那么久,特别是宗子病逝北京,清廷又令姜镶遣次子姜跃前去北京,其言量才而用,为国选才,但其核情意义,便是为质子。

是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