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- 历史军事 - 南明义军 - 第363章 昆明之变(下)

第363章 昆明之变(下)[第1页/共5页]

倒不是李成栋没有野心,如果没有野心,当年就不会和金声桓结合出兵,试图朋分孟浚。

孟浚收编忠贞营,改编六镇,裁军至二十三万众,现在兵力上而言,周军自守不足,择一处方向用兵,也可动用十余万众,但是如果是两面用兵,那么周军就难以保持。

孟浚喝了口茶,问道:“想不到,孙可望竟然如此等闲而败,十余万雄师,一朝丧尽,实在是出乎本王料想啊。”

这时顾炎武突发奇想,对着孟浚说道:“秦王逃至南宁,其虽无兵,但在云贵之地,声望还是有,不如大王遣使劝降!”

十九日,两军比武,两边交兵于交水三岔口。孙可望依仗人多夺得上风,李定国部将李柏瀚战马惊厥,被孙可望部军士所杀。

贵阳一失,三将后路已断,而三人本就不太想打,皆是西军后辈,但对是降是撤倒是争论不下,但跟着李定国,以诏谕三将,令其归顺,封郡王为酬。

兵败如山倒,孙可瞥见情势崩溃,仓促而退,仅率寥寥千余骑西窜,退回昆明,艾能奇闭门不纳。

李定国亲率三千余精锐,翻山越岭,绕过龙里,突击贵阳,猝不及防,贵阳被李部所克。

孟浚随即调集了杨恩,顾炎武,及尚在金陵的几位统镇,参议昆明之变,而将会产生的变局。

只是现在李成栋地点的广东极其难堪,东边是福建,郑家的地盘,不说福建易守难攻,就那郑家的海军,再给李成栋两个胆量,他现在也不敢再打击福建。

直到李定国出征湖广,捷报数传,孙可望对朝堂上吹嘘李定国之事,深为不满,因此断绝当时仍在湖广与清军交兵的李定国军队的后勤。

孙可望当然势大,但师出知名,李定国则手持天子圣旨,孙可望部下皆缓缓不安之色,并且军中很多人并不同意西军内部火并,部将马进忠,马宝擅自商定归附李定国,共拥永历。战前,马宝单骑入李定国营,将可并奉告只要当即会攻,马进忠等人必将临阵叛逆,李定国遂决定次日晨当即行动。

在跟随张献忠的十余年里,李定国转战数千里,做着没有按照地的流寇,这也让李定国在战役中磨炼了固执的意志。

至此,孙可望完整失势,这位昔日位高权重,乃至试图重立大西朝的秦王,现在已沦落到如同丧家之犬的地步。

过了好一会,世人才连续而来,世人坐在厅内,侍女不时上些茶点,氛围并不严厉,毕竟云南之变,固然算是大事,但相隔甚远,永历朝廷的事,一时半会也影响不到金陵,故而世人在厅内的对话更像是闲谈。

但是现在分歧了,孙可望兵败,并且还是天子钦命之逆臣,李成栋感觉本身的机遇来了。

而在广东的李成栋,天下纷繁扰扰,大战不断,李成栋盘据广东,日子过的美不堪收,这两年,李成栋纳妾室十八人,生子六,生女八,正所谓是髀肉复活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