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- 历史军事 - 南明义军 - 第410章 和议条件

第410章 和议条件[第2页/共3页]

范文程笑语盈盈的说道:“使者远道而来,不知贵主有何要事?”

孝庄太后越听越心惊,手不自发的捏紧了福临的手臂,直到福临低声说道:“额娘,疼。”孝庄才回过神普通,松开了福临的手。

而范文程即在这被掳降民之列,而后编入满洲八旗镶红旗下为奴,范文程被掳以后,日日忍耐轻视和欺侮,他在郁郁中度过了近九年的冗长光阴。

熊汝霖道:“我王有言,只要清廷退出关内,则两邦交好,不再发兵!”

何洛会当即出言辩驳道:“孟贼背叛,那是此人本就心胸叵测,若非摄政王力行入关之策,现在我等又岂会在这紫禁城里议事。”

这时熊汝霖开口道:“我王有言,我朝雄师已束装待发,不日将挥师北上,山西姜镶也即将呼应,我王更是将出兵辽东,四周夹攻,试问汝国尚能高枕无忧吗?”

范文程闻言,面色微变,缓缓答曰:“熊公,沈公,二位之意,本官心领神会。然我朝安身中原,非一日之功,河北平原之地,马队纵横之处,尔若轻启战端,一定能占上风,况当今之计,宜以和为贵,不宜轻言兵器。”

停顿半晌,范文程接着说道:“周军既有北伐之意,我朝亦非无备,二位可否先行安息,待本官奏请圣裁后,再做决计?”

范文程实在忍耐不了仆从的糊口,是以向努尔哈赤投降,但是自归降后,范文程为清廷立下了汗马功绩。

特别是入关时,范文程亲手誊写檄文,利诱了当时北方大部分的士绅,为清廷安定北方,减少了极多的阻力。

“义兵之来,为尔等复君父仇,非杀百姓也,今所诛者惟闯贼。官来归者复其官,民来归者复其业,师律素严,必不相害。”这一宣谕相称有效,清军在入关后,北方大部处所,几近是望风而降。

喜好南明义兵请大师保藏:南明义兵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。

………………

范文程出世于万历二十五年,其乃是宋之名臣范仲淹的先人,范文程少年好学,聪慧敏捷。十八岁时,与兄范文寀同为沈阳城县门生员。

随后豪格声色俱厉的喊道:“多尔衮所做所为,如何能担负起摄政之重责?本王身为太宗宗子,如何能袖手旁观,坐视不睬,本王又如何对得起父祖辛苦打下的基业?”

一时候,声震宫殿,天子惊惧,至于涕零,乃至遗溺后衣,便连孝庄都低头抽泣,泪湿衣衿。

北都城中。

“使者缪矣,平西王还是我朝所封……”

而清廷方面派出的则是清廷中的老臣,范文程。

孟浚遣派的使者是曾经的鲁王旧臣熊汝霖,副使则是孟浚亲信沈从文,周军使团上高低下,总计百余人,在到达北京后,八旗兵虽深深讨厌,但在孝庄三令五申下,倒也没出甚么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