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0章 良乡之战[第1页/共3页]
一起是偏师以姜镶部将王辅臣为主,率马队千人,步兵万余人,经浃县,涿州,固安,永清,东安,随掉队入天津,以汇合周军主力。
姜镶见此,豪气顿生,其立马横刀,回望部下,高呼道:“男儿生于乱世,当持三尺青锋,破敌阵,方显莫当之勇!”
姜镶手上马队立即反击,禁止清骑,拜音图扬鞭跃马,身先士卒,以冲骑阵。
而拜音图的应对之举也和多尔衮截然分歧,多尔衮折腾那么久,就是试图与孟浚停止一场大范围的田野决斗,而拜音图倒是谨慎谨慎,不寻到良机,毫不等闲反击。
此前李淏未反时,朝鲜虽是清廷的属国,但是清廷只是要求朝鲜称臣,并没有过于干与其内政。
一起则是姜镶主力,六万步兵,近三千骑,经浃水,涿州,随后北上良乡,直接威胁北都城。
姜镶对此头痛不已,但他又不得不加强沿线的戍守,增派兵力防护粮道。
拜音图将汉军构成圆阵,形恪守之势,拜音图则亲率马队在外游弋,寻机破敌。
不过很可惜的是,李朝的战力一向很动人,当年萨尔浒之战,明朝征讨努尔哈赤时,朝鲜君臣便想着当年明朝的再造之恩,是以派出一万五千余人的军队,去共同明军,打击努尔哈赤。
而姜镶这一起,面对拜音图所部一万六千汉兵,四千八旗兵,姜镶感觉现在上风在己,所行之战略,与孟浚截然相反。
姜镶在面对拜音图麾下一万六千汉兵与四千八旗精锐,心中并无胆怯,反而涌起一股壮志。
关内。
此次博洛的剃发令,朝鲜高低天然也有举义抵挡者,很多从汉江之战溃败的义兵,在返回籍里后,很快又接踵在本地官绅的构造下,高举抵挡剃发令的大旗。
即便博洛洗劫了一波,清廷高低也没把朝鲜当回事,哪知清廷穷途末路,便连朝鲜这块没多少收益的破地也不放过。
在拜音图的摆设下,四千八旗兵四周游弋,专门针对姜镶的亏弱环节动手,清军成群结队的截杀姜镶所部标兵,逼的姜镶只能扩大标兵步队,但姜镶的马队,在战力上,明显没法和八旗马队相对抗,常常都要支出两到三骑的代价才气换掉一个八旗兵。
这些义兵的抵挡连个大点的浪花都翻不起来,除了少部分硬骨头外,需求八旗兵出马,其他大部皆被投奔清廷的朝鲜绿营兵所平灭。
因为姜镶晓得,此次将是中原最后一战,将来的光荣,繁华,皆在这一战,对姜镶而言,能不能打下北都城另说,只要他的军队能够到达北都城下,这北伐中,光复北都的名字上,必定有本身的大名。
随后一声令下,其部澎湃向前,步阵簇拥而至,姜镶也晓得拜音图的马队在外,是以,所部马队紧盯着拜音图的意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