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- 历史军事 - 南明义军 - 第448章 牵制

第448章 牵制[第1页/共3页]

书迷正在阅读: 葬剑 古代残剑天涯

或许有人要说清朝两百多年,反清复明的灯号从未消逝,可这并非指明朝多么得民气,而是清廷太差,反而把明朝烘托的更加斑斓。

尔妻儿之安危,已谕令张顺,护送至登州,安设妥当,望尔勿念家室,本王已敕令高进库,梁敏,杨三吾三将,随时筹办渡海,光复朝鲜。”

此次北伐,孟浚十几万雄师,一起北上,几近没打过甚么大仗,就是攻城也是炸城,要不就是守寨,野战就没打过,让很多将领都感觉有些可惜。

顾炎武摇了点头,浅笑道:“应当不是,大王方才光复北都,各地还未安宁,当不至于如此孔殷,依我之见,当是朝鲜之事,我传闻本日朝鲜使者来见大王了。”

孟浚环顾诸臣,军务与国政需兼顾,既要安定根底,又不能放纵劲敌,是以,随后孟浚命令,补足高进库所部,又调梁敏,杨三吾所部虎山,虎林二镇进驻登州,随时筹办用海军运往济州岛,同时又让人筹办一些东西,筹办运往朝鲜,分发给那些还在抗清的义民。

一时候,文武之间,定见不一,文臣也不是不打,而是但愿能再缓一缓,而武人则但愿,发大兵,荡平辽东。

这些文官但愿孟浚称帝可不是像钱彪那般操纵,说称帝,换身衣服,换个名头就是了,如果这般轻易,那么天底下的人不便能够随便仿照。

就在世人群情时,亲军俄然喊道:“大王到!”

孟浚随后将博洛在朝鲜剃发换衣,完整节制朝鲜之事,简朴的说于世人听。

孟浚坐在主位上,扫视了一眼世人,便开门见山道:“本日调集诸君前来,是因朝鲜之事。”

这时钱彪信心满满,对着孟浚抱拳道:“大王,依末将看,应立即集结兵力,一起沿山海关杀出去,一起持续从朝鲜出兵,恰好高进库已经撤回登州,我们趁着清军安身未稳,一举将关外清军完整处理!”

世人赶紧躬身施礼,只见孟浚此时换了一身常服走了出去。

想到这,孟浚出言道:“北方刚定,可缓不成急,但朝鲜亦不成弃之不顾。”

未几时,十余名文官武将连续来到太和殿中,三三两两的扳谈,世人还觉得是要谈大王称帝的事。

并且现在小冰期已进入序幕,气候开端回转,孟浚觉得清廷退到关外,如何也要一段时候才气逐步稳住局面,但现在节制朝鲜的清廷,气力必定更加快速的规复,对孟浚将来安定辽东,定然会形成更多的停滞。

只是孟浚感觉,清廷在关外那么多年,并且跟着主力撤回辽东,现在完整不是此前高进库进入辽东时那般空虚的时候,想一口气摆平,仿佛难度大了些,但是也不能让清廷这般等闲的安定朝鲜,必必要管束清廷。

实在清廷剃发换衣之策,非常高超,仅仅一招便能分裂民气,立分敌友,而朝鲜,地狭民少,只要给清廷一点时候,安定朝鲜的义兵,底子不是题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