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0章 云南之变(一)[第2页/共3页]
赵用平篡夺山海关后,立即重新修复关城,并立即遣派快马,急报孟浚,言:“不负重望,雄师血战十余日,终克山海关城!”
云南山区地形庞大,易守难攻,吴三桂这等从将来过云南的北人,在这些孙可望旧部的告密,以及很多本地百姓的指导下,吴三桂对雄师地点之地形,已是了如指掌。
此时的吴三桂正在东川府一带和李定国对峙,吴三桂击败刘文秀后,招纳降兵,又从火线抽调兵力,吴军兵力已有马步军七万三千余人。
圣旨:“朕居深宫,但仍忧心忡忡,念及战事焦灼,国之安危,唯赖晋王雄威,朕日思夜盼,惟愿晋王早除奸逆,以安邦定国。然朝中鼓噪不止,言及晋王行动迟缓,乃至使吴贼兵逼昆京,此言虽一定皆实,然朕心仍忧。”
不止是吴三桂表里交困,李定国一样也是如此,上有天子圣旨,下有军粮完善,特别是现在孟浚眼看已经占有六成天下,昆明朝廷中,民气饽侧,李定国也不知天下将来会如何,但是他还是信赖,只要有一场大胜,仍能奋发天下士民之心。
而李定国兵员只要四万七千人,同时因为孙可望的兵败拜别,昆明朝堂对那些曾是孙可望部下的军将多有轻视之意,吴三桂在东川,已经收到不下二十封密信,皆是流暴露李定国军队的谍报,以及各地的驻军密闻。
对此,方光琛建言,可遣使者,向孟浚称臣,其言:“古之善谋者,常以权宜应变,乘机而动,现在,周军虽占山海关,但一定马上图谋襄阳,南阳,是以,部属有一策,愿献于王爷。”
吴三桂神情奋发的问道:“廷献请讲!”
这一战,赵用平伤一万两千余人,此中重伤者有四千余人,阵亡者亦有万人,经此一战,诸镇多有毁伤,在未获得孟浚的下一步号令前,赵用平在山海关停下了脚步,一时候,周清两边鏖战数年之久的战役,终究临时告一段落。
昆明朝廷相互弹劾的风波也伸展到了李定国的军中,永历帝下诏扣问李定国。
而其第一号谋士,方光琛力劝吴三桂,言:“王爷切不成朝令夕改,现在雄师已经进入云南,如果再回师襄阳,岂不是前功尽弃!”
李吴两军,两边从一开端的渐渐摸索,到现在两边主帅都已经在寻求决斗,李定国事迫于后勤压力,而吴三桂倒是因为孟浚篡夺山海关后,天下情势的窜改而做出的决定。
吴三桂闻言,深思很久,方光琛之言,确有必然事理,随即点头道:“先生高见,此事便依先生所言行之,遣使至孟浚处,示以恭敬,以争夺光阴。”言罢,随即召来亲信,密授任务,令速速出发前去北京,呈递臣服书牍,以施缓兵之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