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5章 谈判使[第2页/共3页]
一众使团成员,皆是心中一紧,随后都将目光放在吴文献的身上,而吴文献心中实在并没有过分严峻,归正他也不成能当上甚么安北国主,不管甚么成果,他都不会输。
邻近大营,站岗的兵士早已获得号令,并未禁止他们的来路,而是代替标兵,作为带路者。
是以,吴文献面露笑意,轻声问道:“国公之言,鄙人已经了然,只是不知国公,对安南之地,是何安排,对杨将军又是做何安排?”
而这两个方向,其一,便是朝廷节制住安南北部要地,对其他之地,则仿效缅甸例子,设驻安南将军,安南大臣,等诸多手腕停止节制。
而在吴文献说完后,一旁的副使赶快呈上早已筹办好的礼单,上面列举着安南的各种珍稀特产,代价不菲,而这礼单还是两份,杨大甫的意义很较着,一份送给天子,一份送给韩国公的。
第二个方向,便是乾朝直接节制安南,一如朝廷直辖,设流官,废置安北国。
只是阎可义现在的代价早已消逝,乾朝已经不成能再费大力量将其扶上安北国主之位了,乃至就连杨大甫在安南称王的但愿都不大了。
杨大甫没期望本身也能仿照朝鲜例,但是构和嘛,总不能一开端就将底牌暴露去,吴文献虽暗中与青鸾卫有联络,只是在明面上,他也不能做的过分较着。
吴文献率先施礼,礼数全面:“鄙人吴文献,奉杨大甫将军之命,前来与国公商讨事件。”
不过,在面上,韩雄却仍然是语气沉稳的说道:“安南昔日为静水兵节度使,后因中原内哄,而单独立国,在前明时,亦曾设交趾布政使司,当然,对安南之地的决策,还需陛下钦定,但在此之前,本国公的任务,便是使安南再无抵挡者!”
杨大甫本来还没感受,但在节制住升龙城后,却又感受有些憋屈,本身比如是过河卒,为乾朝火中取栗,现在乾军没费多少力量,便要篡夺最大的好处。
本来这李成栋,对这安南的士绅,压榨极其狠辣,特别是北部一带,乡绅几近绝灭,各乡各镇,尽是两广之地所迁徙的百姓。
使者来的太快,孟必安所遣派青鸾卫奔赴南面探查的人马还没回报,此时的韩大志中,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决定。
韩雄带兵南下,在出兵之前,对安南之地的措置,孟浚密信韩雄,让其依安南环境,两个方向中择一而行,这是因为孟浚并未亲身领军南下,对安南本地的局势,并没有特别的体味。
而这两个方向,则由孟必安与韩雄二人商讨,如果废置安北国的阻力不大,则朝廷直接兼并,如果阻力大,则效仿缅甸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