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青云直上[第2页/共2页]
那锭银箔元宝,慎重地供在叶家老宅的香案上,日日有叶家家人上香膜拜。
叶弘祖便把要去兰溪书院肄业的事说给金先生听,金先生回了张家大爷,命人奉上五十两纹银程仪,并两套上好湖绸衣衫。
听了张公的课,叶弘祖感觉本身脱胎换骨,学问大进。
本来他家徒四壁,铁将军把门就出去了,现在,案上供奉着银箔元宝,潮了,霉了,都是不敬。
除了在帝京中枢,还能在那里坐一城而观天下,养成胸怀四海的宰辅气度?
叶弘祖略略谢过,清算行囊解缆去县城。
开年再去院试,名次高高得取中了秀才,进了学。学里次次都考甲等,遂当年去省会乡试,秋闱又得胜,取中了第五十名举人。
卢生一获得动静,便去找叶弘祖,恰好叶弘祖已经退房回了乡,卢生年青心热,感觉机遇可贵,便骑了一匹快马,赶了半日路,才寻到长乐村叶家老宅。
叶弘祖不免有些恋慕妒忌,卢生却待他一如往昔,是以诗书酬和不断,友情得以耐久保持。
卢生将他好生抱怨,如何一声不响就从府城的堆栈退了房。
他不时想起白叟们留下来的那句话“翠屏山的狐狸,成了精。”但他健忘了,白叟们传播下来的另有一句话“翠屏山的阴债,还不清。”
叶弘先人去请了本家的三婶帮他照看屋子,隔几日来开门通通风,掸掸檐尘之类。
张公亦曾重视到他,赞成道:“叶生,埋头好学。”
一百两纹银,解了叶弘祖的燃眉之急,他如何不肯意与张家攀亲,遂奉告张家长随过几日便会去拜见义兄。
卢生进了翰林院做编修,叶弘祖外放福建当知县。
卢生这科也中了,名次更是三鼎甲,圣上钦点的探花郎。
骑马来的客人,是他在县城里的老友卢生,年纪比他小上几岁。
叶弘祖心中狂喜,借到了借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