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章 收到礼物后续[第3页/共4页]
隔天从凌晨五点开端,张故乡的院门就被敲得震天响。
";等着,";老太太俄然想起甚么,进了里屋翻箱倒柜,";不可,明天我得去趟友情商店,给孙女买点东西带畴昔。";
";谁啊?";曾老探出头,";哟,老张来了。";
";这些都是我托人从百货大楼买的,";李兰花爱不释手,";另有这件罩衣,是我特地让老百货的裁缝做的。这孩子有了身子,可不能受委曲。";
";各位老爷子,尝尝我们家荞麦的情意。";李兰花拿出一坛葡萄酒,";不过记着,这是摄生酒,一人就喝一小杯。";
一下午的时候,曾老就这么听着老张显摆,时不时还要应和两句。看着老伴计这么高兴,他也跟着欢畅,只是不时瞅瞅本身那份孤单的零嘴,内心更塞了。
老曾一愣:";你儿子不是没结婚吗?哪来的孙女?";
他蘸了蘸墨,正筹办下笔,老太太在一旁连声叮咛:";你写,让她好好养胎,别太劳累。有啥想吃的就奉告我们。对了,还得叮嘱她保暖,乡村夏季冷......";
保镳员敏捷地把院子里晾晒的山货、罐头都搬进屋,张熟行忙脚乱地把荞麦送的东西都锁进了顶柜里,还特地把钥匙塞进了棉袄夹层。
这一天,干休所的老爷子们沉浸在张家的美食里,连走路都醉醺醺的。张老和李兰花则沉浸在对孙女的等候中,连说话的语气都是甜的。
";你这孙女,";曾老咂吧着嘴,";倒是故意了。";
临走时,张老还不忘叮咛:";记着啊,这酒得渐渐喝。改天带你去见见我那孙女,让她也帮你保养保养。";
";老曾在家吗?";张老拍门就问。
";来来来,";老将军坐到书桌前,放开宣纸,";我这就给荞麦复书。";
这群倔老头还真说到做到,搬来马扎,往院子里一坐。有人取出旱烟袋,有人拿出老花镜看报纸,竟还真有了要耐久抗战的架式。
张老穿上新棉袄,蹬上新棉鞋,左看右看,越看越对劲:";老刘,把那些东西提上,我们去看看老曾。";
";那是,";张老乐呵呵地说,";我这是宿世修来的福分。诶,你说等我重孙出世了,我是不是得去看看?";
落日透过窗棂,照在老两口脸上。他们相视一笑,儿子固然没有立室,但有了这么个知书达理的干闺女,他们的暮年也有了新的牵挂和等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