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- 其他小说 - 帝王故事录 - 第6章 唐睿宗李旦

第6章 唐睿宗李旦[第3页/共3页]

通过专注于学术研讨和修习道家学问,李旦不但充分了本身的内心天下,晋升了小我涵养,更首要的是,胜利地避开了宫廷政治斗争的旋涡,得以在武则天的高压统治下安然自保。

唐睿宗李旦(662年—716年),是唐朝第五位天子,唐高宗李治第八子,武则天季子。李旦平生两次即位,第一次是在684年,代替兄长唐中宗李显的位置;第二次是从710年至712年在位。他也是武则天的最后一名儿子成为天子,庙号睿宗。

- 初次即位:公元 684 年,风云突变!唐中宗李显,这位本来坐拥皇位的兄长,竟惨遭武则天无情地废黜。一时候,朝堂高低民气惶惑,局势动乱不安。而就在这波谲云诡之际,李旦不测埠被拥立为新帝。但是,世人皆知,这看似至高无上的皇权,实则紧紧掌控在武则天那只铁腕当中。

9. 尊崇儒学:正视儒家学说,推许典范学习,设立黉舍,鞭策文明教诲奇迹。

常日里,他深居简出,尽量减少本身在公家场合露面的机遇,以免引发不需求的存眷。对于那些勾心斗角、尔虞我诈的权力图夺游戏,李旦老是敬而远之,从不等闲涉足此中。

光阴的磨砺让李旦饱经沧桑,也付与了他睿智和勇敢。面对错综庞大的朝局以及各方权势的明争暗斗,他沉着沉着地应对,奇妙周旋于各种政治旋涡之间。每一步决策都颠末沉思熟虑,每一次行动都尽显其帝王风采。

7. 农业政策:存眷农业出产,倡导节俭,减免赋税,减轻农夫承担,促进经济复苏和生长。

相反,李旦将本身大部分的时候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学术研讨当中。他对各种知识充满了巴望,不管是经史子集还是诗词歌赋,他都遍及浏览,并深切研讨。别的,李旦还对道家学说产生了稠密的兴趣。他沉迷于道家典范着作的研读,试图从中贯穿到人生的真谛和处世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