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 崇文书院 承担政务沟通的文华驿[第1页/共2页]
徐素儿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亮色:“我仿佛听我爹提起过楚教谕,只是厥后他去官入书院,再未联络。”
何老捕快皱了皱眉:“但书院一贯狷介,毫不等闲插手朝廷事,如何会呈现如许的缝隙?”
苏长安小扣桌面,目光通俗:“这账单本身倒不是关头,但上面的‘西南调拨’几个字却惹人遐想。朝廷每年拨给西南边军的赋税,户部只卖力核算,却不经手直接运送。那么,赋税要想被调拨走,就必须颠末一个首要的中转机构。”
“你的意义是,有人通过文华驿,把财帛的调拨文书停止了偷换或窜改?”徐素儿惊奇道。
“文华驿?”钱有道一头雾水,“那是甚么处所?”
苏长安眼中掠过一丝精光:“这就是题目地点。你们再看这封手书,上面笔迹混乱气愤,提到‘背信弃义’、‘儒门书院’几个字。”
徐素儿的情感终究平复下来,脸颊仍带着一抹未褪去的红晕。屋内氛围重回凝重,苏长安轻咳一声,把话题拉回正轨。
徐素儿赶紧靠近细看,秀眉微蹙:“这笔迹,的确像我爹的笔迹,但写的时候仿佛极其气愤,笔锋凌厉,有些字乃至写得草率,几近看不清楚。”
“那我们该如何办?”徐素儿昂首问道。
“去官入书院?”苏长安快眯眼,“莫非也是看出甚么不对劲,才主动阔别是非?”
何老捕快摩挲着下巴,插了一句:“可这官印毕竟是‘副印’,当时必然有正印在场才气见效。这么大的事,单凭副印如何能变更如此庞大的财帛?”
徐素儿闻言,秀眉轻皱,轻声道:“我父亲被诬告贪墨五千万两银子,控告就是他擅自用副印调用了西南军费。”
何老捕微微点头:“这倒不无能够。现在,我们只能寄但愿于这位楚教谕,或许他当年发觉了甚么,才决然分开了宦海。”
苏长安眸光微动,缓缓点头:“户部侍郎的职位首要却敏感,触及赋税调剂,不成能等闲和书院扯上干系,特别是儒门书院,底子不成能触及如此巨额的银子。”
苏长安点头解释:“崇文书院是大乾儒家三大书院之一,位于都城郊野,书院院首‘齐文渊’是当世大儒,享誉天下,被誉为‘文坛三杰’之一。你的父亲书中提及儒门书院,或许就是与这位齐院首有关。”
“不。”苏长安淡淡道,“是书院统领下的‘文华驿’。”
“恰是如此。”苏长安点头,“你们看这枚官印的毁伤陈迹,仿佛是被人用利刃劈裂,但奇特的是……为何官印会在你父亲的玉盒里?他若真贪污,这官印应是关头证物,如何能够让他带回家藏起来?”
一枚残破的官印、一封凌厉的手书,另有一张微微泛黑的账单。
苏长安眼神闪动:“书院狷介不假,但人却一定。文华驿地处偏僻,掌控实权的是处所驿令,他们都是书院门生,如有外人用好处或威胁拉拢,也不是不成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