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8章 小圣人与太子[第3页/共5页]
赵韶音耳根泛红,团扇一挡,坐于一旁再不言语。
他一字一顿:“本日本宫,不是迎客——是迎气运。”
“那人虽未近前,可那气度——那种安闲,就像……”
她手执团扇,遮去下半张脸,却遮不住那眼神里的光:“公然是你……苏长青,又或是苏长安。”
昭阳公主赵韶音,夙来被称“端方雅正,天家女仪”,可目前——
衣袍一换,整小我气质骤变,本来略显不羁的身影,现在竟多出几分风采翩翩的书卷气。
赵景桓摸索着酬酢几句:“苏兄迩来可好?听闻斩妖司那边风波不竭,萧都督虽才华盖世,也不免焦头烂额。”
“刚好我现在也要回宫向父皇存候。”
反倒是昭阳公主赵韶音,眼神微亮,模糊约约暴露镇静之色,声音比茶还温:
他一时候头痛不已。
那张丰神俊朗的面孔,那双复苏禁止的眼睛,清楚还是那日在树下下吟诗的男人,只是现在,身份已然分歧。
大门敞开,有人已经极速去禀告,他却未急着迈步,只在府门边停驻。
他语锋轻转,略一顿,便安静道:“黄一兄,本日前来,确有一桩要事,想请引见大皇子殿下。”
“我与小贤人并肩而坐。”
唯有奇兵,方能破局。
赵景桓闻言,朗声大笑,神情间掺着几分高傲,也不乏几分诚意:“之前出行,不宜透露身份,对外自称‘黄一’,确有坦白,还望苏兄包涵。”
他望着苏长安的神情,几近就像在看那悬在半空的皇位正一步步走来。他太清楚,苏长安现在不但是“贤人门徒”,而是整整一派学道气运的凝集者——具有让千千万万儒生为之赴死的意味力量。
在将来的统统言说中,这一次进宫,不再是苏长安的孤身求道,而是赵景桓亲身搀扶、帮手贤人登途的起点。
她绕着正座踱步不止,眉梢眼角皆染着雀跃,似要将满腹心机硬生生捂住,成果反倒红了耳背。
他慢条斯理地转头,望向赵韶音,眼神暖和、却不失分寸:
此话一出,赵韶音神采一变。
“只是……这等入宫之事,终归事关朝仪。”
赵韶音倏然起家,声音比鼓点还快:“你说甚么?苏小贤人……现在就在门口?”
“我克日于文籍中研读天象,对天衍之数颇感猜疑。传闻皇宫内天衍殿藏有历代贤人留下的秘卷与图谱,或能解我心中疑问。”
阳光自高檐倾泻而下,将朱红宫柱映得如炽铁锻金。白玉石阶上,一道青衫人影悄悄站着,肩上覆着一层金亮的光。
正说话间,外厅突然一阵混乱脚步声。
这一句,看似谦恭,却像把棋子悄悄落在了赵景桓面前。
赵景桓亲身陪坐,神态安闲却满心暗潮。苏长安稳坐一旁,袍角垂落,姿势儒雅端方,一举一动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贵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