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- 历史军事 - 大明唯一仙:我是朱元璋老祖宗! - 第135章 果然没看错人

第135章 果然没看错人[第1页/共3页]

至于淮西功劳个人那些武将……他也已经有了对策,那就是搀扶属于本身的亲信,燕王府出身的张辅朱能的,同时拉一派打一派,拉拢冯胜,打压蓝玉,将他们分而化之。这些武人们可不像文官那样那么多花花肠子,对于他们的招数固然简朴,但也充足了。

总之,现在的大明强大得可骇,畴昔甚么乱世跟现在比拟都的确就跟富豪和乞丐一样。

诶,这修仙还真是好啊……

当朱棣把本身的设法给朱元璋说了以后,朱元璋哈哈一笑,完整放下心来,然后立即再次一头钻入洞天福地里持续跟马皇后修仙去了。

实在他已经让锦衣卫去查过,揪出了胡惟庸家属在故乡巧立项目侵犯百姓田产,多达上万亩的罪证,另有族人各种欺横霸市,收贿纳贿的证据。但朱棣却隐而不发,只是把证据留下来。因为这固然是大罪,往重里说能让胡惟庸丢掉宰相的官帽。但朱棣要的可不但仅只是如许。光是让胡惟庸丢掉宰相之位,乃至去官,又有甚么用?胡惟庸的干系网仍然还在,文官个人仍然有个主心骨在,能够相互链接抱团,影响朝廷。

诶……

“请父皇放心,孩儿有分寸的。”朱棣微微一笑,对着朱元璋道。

这又让朱棣内心伤溜溜的。

面对朱棣,朱元璋可贵地暴露了对劲赞成的态度。

如果当初没有把储君之位这个烫手山芋给抢到手,本身估计也跟其他朱姓皇族一样,正待在洞天福地里修仙吧?

在文方面,胡惟庸出江南大族,诗书之家,父亲是大儒,教员是大儒,本身更是文官魁首,根底深厚,弟子故吏满天下,曾有人发明一个可骇的究竟:七品以上的官员,几近有五分一都能跟胡惟庸沾上点干系,不是师出同门就是亲戚,或者受过胡惟庸汲引,以胡惟庸为核心,一张无形的干系网筹措开来,几近包含了全部大明朝廷的半数文官。

朱棣在内心嘀咕,看着已经跟其他兄弟一样,变得仙风道骨,连面貌都较着年青了近十岁的朱元璋,朱棣愈发但愿当初本身夺嫡失利。

“看来把大明江山的基业交给你,这个挑选非常好。”

朱元璋在退位之前,实在就已经开端筹办对这俩权贵个人脱手,现在朱棣接过了担子,天然也得持续履行下去了。

听完朱棣的汇报以后,朱元璋对劲地点了点头。

而是以胡惟庸为首的浙江士子文人出身的文官个人,另有以蓝玉为首,放肆放肆的淮西建国功劳个人。

朱棣晓得父皇这是在提示本身,不成以一味妄图军功,无节制地策动扩大战役,因而赶紧暗见晓得。

“很好,老四。我公然没有看错人。”

之前朱标几兄弟对大明鼎新的初期,阻力重重,就是因为触及到这文武两大个人的好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