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一家废物[第2页/共3页]
“不至于。”沈清棠闭了闭眼,咽下满心有力感,不再藏拙,“明天看看能佘多少银钱再说。但愿能够找个落脚处,再有残剩的就做个小买卖。”
对于被先抄家后放逐的人来讲,既没做买卖的本钱也没打猎耕作的才气。
哪怕之前在都城诸事不管,同在一个屋檐下二哥如何做事他也晓得一些。
三房这一家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,都不是打工的料。
她不敢再说下去。
相反被抄家放逐过来的人家,连家里的妇孺都能读读写写。
很久,沈清棠率先突破沉默:“关于明天去县衙赊账,你们想好要赊甚么吗?”
修城墙得管吃管住,北川军队不养闲人。
李氏点头,“做买卖旱涝不保。我们赔不起,万一还不上佘银……”
李氏娘家是标准的书香家世,她嫁人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,嫁人后相夫教子,善于针织女红以及琴棋书画。
而她爹沈家老三沈屿之则……废料一个。
何况平常在都城逗猫遛狗,见过底层买卖人讨糊口的难。
穿回当代必备技术制番笕、制冰块、制白沙糖、制玻璃等等,都是她曾经开直播时做过的,总有一样能合适现在。
“之前在府里我爱看闲书,在一本杂记上瞥见过几个特别的方剂,能做些奇怪物件。等明天借到钱,我们能够拿出一小部分做了小物件卖卖尝尝。”沈清棠总结陈词。
最起码现阶段不是。
做买卖县衙出本钱,打猎或者耕作也会供应呼应物质。
如果想认账,那就真要钱没有就要命。
做买卖要本钱,打猎需求弓箭,耕作需求种子耕具。
沈清柯踌躇着开口:“看看能从县衙借出多少银钱吧?得先租一个小院落脚,然后……我去给人抄手札赢利补助家用。”
沈清棠一家四口挤在狭小的帐篷里,围着火堆,愁眉苦脸、唉声感喟不说话。
“那……那如何办?”李氏无助地看着沈屿之,“总不能刚分炊就去跟大房低头吧?”
他就是沈家的荷包子。
最坏的爱好也不过是偶尔赌马斗蛐蛐。
不过北川是穷乡僻壤,城里也没多少活,多数壮劳力都会挑选去构筑城墙。
打工就是去城里给有需求的大户人家帮工或者去当构筑城墙的夫役。
我们初来乍到拿甚么跟别人抢?”
一家四口独一的变数就是沈清棠。
因为一家四口借到的钱别说做买卖连租房都不敷。
数以百计的商店、上万亩的良田另有郊区多少庄子都归二伯掌管。
当然,不能白给,来年收了粮食、打到猎物或者其他路子赚到钱都要再连本带利还给县衙。
除此以外,还能够预付一部分钱用来租房安设。
打猎、打工或者种地都不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