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章 西凉军内战[第2页/共3页]
“先生,天子让我前去长安受封,到底能不能去?”张济问贾诩。
孙坚本来还要回嘴,但是长安传出一道谕旨,令孙坚顿时将玉玺归还朝廷。
“相国一死,军心不稳,此为其一,关头是粮草!”
同时将重兵驻扎在汝南、颍川,做出了对于袁绍的筹办。
不过对于剿除董越、李傕、郭汜,却非常主动,立即出兵。
“天子对将军免罪而加封,理应去谢恩,然此时,朝政皆把握在王允之手,王允开初已将相国麾下之人,全数定为背叛,而现在,又传出如许的诏令,只是迫于压力,故而长安对将军来讲,乃凶恶之地,不成去也!”
竟然敢私藏传国玉玺,真觉得大汉没有任何威望了吗?
“董越有五万兵马,而我们只要三万,如何能将其剿除?”
这个动静以中原为中间,向外敏捷分散,伸展之快,让孙坚都措手不及。
大汉固然已经腐朽不堪,各地诸侯拥兵自重,朝廷孱羸,没有任何力量。
因而,一道圣旨再次从长安传出,孙坚如若不交出传国玉玺,天下诸侯可共伐之!
这道号令让很多诸侯都嘲笑,特别是冀州牧袁绍,从豫州送往长安,还需求绕那么大的圈到寿春吗?
“不去,岂不是违背了天子的诏令?”张济有些担忧,他当然也能看出这是王允的战略,如果去了长安,即便不被王允所杀,恐怕也回不来了。
豫州的孙坚,司州的袁绍,西凉的马腾韩遂,乃至是关东的其他诸侯,都有能够出兵。
“叔父,先生言之有理,长安千万不能去,这必定是王允的诡计!”张绣也说道。
徐荣、段煨、胡轸等三人,与张济一样,都欣然接管了朝廷的册封,表示永久忠于大汉,但却因为各种启事,都没有亲身去长安。
只需求颠末司隶就行,司隶地区可都是袁绍的地盘,要送也只能是他送往长安。
董越、李傕、郭汜共有十一万兵马,他们若在三辅反叛,结果不堪假想,皇甫嵩是个明事理的人,没有任何踌躇,承诺会给徐荣等人拨发粮草。
“董越兵马虽多,可不敷为惧,将军只需让佑维(张绣的字)带领一万兵马,驻扎在峣关,用不了多长时候,董越便会自乱!”
可孙坚的快意算盘必定也要落空,因为朝廷不善罢甘休。
可就在这个时候,俄然传出了一则动静,豫州刺史孙坚,私藏了传国玉玺。
寿春的袁术,立即给孙坚命令,将玉玺送往寿春,然后由他亲身归还朝廷。
但你若敢公开背叛,很快会成为众矢之的。
“将军占据着函谷关和峣关,还担忧他们不给粮草吗?”贾诩又笑了笑,“峣关又叫青泥隘口,由此南下,可中转武关、南阳,一旦袁绍的兵马从这里北上,他们在右扶风还呆得住吗?函谷关也是由中原进入三辅的流派。是以徐荣等人想要拥兵自重,就必须与将军缔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