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9章 李世积假意建功窦夏,实为暗蓄力量再投李唐[第2页/共3页]
郭孝恪持续言道:“将军无妨先取王世充之获嘉,此城乃窦建德夏军东进冲要。若破城献俘,既显忠勇,又可调离曹州守军,彼时令尊安危,方有转圜之机。"
言未尽他以食指蘸水,在案上划出深深一道水痕。
读者朋友们,揭开大唐乱世帷幕的汗青纪实小说《大唐凌烟志》已震惊连载!作者凌云朗月根据唐史文籍,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。
至此,这个曾七易其主的枭雄,终究获得与其才气相称的舞台。
恰逢郭孝恪自窦建德营中来巡,此人原为瓦岗旧部,后跟从李世积归顺唐朝,不久前李世积守黎阳兵败城破,又跟从李世积归降窦建德夏政权。
武德二年(619年)十一月尾,被迫投降窦建德的李世积已在黎阳镇守月余。因其父徐盖被窦建德扣为人质,他虽手握兵权却不敢妄动,彼时窦军节制着曹州全境,徐盖仍被拘押在洺州别馆,此事令他夜不能寐。
窦建德见故交遭擒,亲身解缚赐酒,调侃道:"忆昔漳南贩盐时,黑闼兄弟能白手搏狼,本日怎败于竖子?"
前车之鉴如芒在背,李世积常夜起披甲巡营,对月长叹:"大丈夫欲择明主(唐朝李渊),反累高堂,难道不孝?"
城墙垛口,刘黑闼嘲笑:"徐世积小儿,也敢班门弄斧?"当即命士卒将城内百口铁锅熔作金汁(当代守城用煮沸的金属液体)。
暗室内,烛影摇红,郭孝恪蘸酒画案曰:"窦氏法度,叛逃者籍没产业,三族流徙。今令尊地点曹州,距窦夏都城洺州不过三百里,轻骑朝夕可至。将军若仓促发难..."
不久,李世积率军攻陷王世充新占据的新乡,俘虏了守城的刘黑闼。
郭孝恪深谙乱世保存之道,其大要虽为窦建德效命,实则暗察时势。见到李世积心存归唐之意,待残阳没入漳水,他冒充禀报军粮数量,将李世积引入仓城暗阁。
刘黑闼系上犀皮宝带,举头饮尽烈酒,答道:"夏王若给我五千幽州突骑,旬日可取唐军二十城!"
这番大言反令夏王窦建德大喜,窦建德在洺州太极殿行册封礼,授刘黑闼左武卫将军、汉东郡公,赐食邑襄国郡三百户,同时将麾下精锐之师"幽燕突骑"之称的燕云十八骑划归其麾下,更特设"汉东道行军总管"专司奇袭(此职为窦建德首创,辖制幽冀精锐)。
在这里,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赤色拂晓,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,见证贞观乱世背后的权力博弈,体味天下各地古古人文地理。
唐军细作传来王世充粮队意向,李世积亲率轻骑截击于汜水之畔,缉获粟米二千斛悉数献于窦建德。以后又率军突袭王世充占有的获嘉城并取得胜利,俘获了大量人马物质,一样也将这些战利品全数献给窦建德。窦建德得报大喜,对他更加信赖,特赐金甲一副,却不知这"忠勇"表象下,暗潮已悄悄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