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6章 璞文[第1页/共2页]
复廊蜿蜒,绝顶有圆门连着两个别院,杨素致起名为:砚池斋和笔山斋。砚池斋有一个小厅和两间广大的配房古朴高雅,厅与配房之间种满桂树,苍翠掩映。笔山斋没有厅房,只四间配房一字排开。门口有块空旷的空位,绝顶有一个不大的太湖石假山,小巧剔透、瘦骨高耸、纤巧修润,很有风骨。
沿着水池有一圈青红色的复廊,复廊外种有翠竹。澄彻的水池、翠绿的竹子,阳光、暗影在白墙灰瓦的门窗之间交叉相接,更是风景恼人。
府内亭台楼阁、移步一景,不堪风雅。只是可惜当年鲁国公归天后,子孙无能,没体例守住家业,逐步式微,最后连宅子也没保住。
册封曹太后若潇为太皇太后、移居庆寿宫;皇后高氏为皇太后、移居宝慈宫;颍王夫人向氏为皇后、移居庆寿宫前面的隆佑宫。册封赵颢为昌王,赵頵进封乐安郡王。
即位大典在崇政殿停止,宗室、外戚、两府、百司以及辽国、西夏前来朝贺新年的使节总计数十人,共同道贺。并发圣旨给辽国、西夏国君,昭告新帝继位。
等这统统忙完的时候,已经仲春了。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时节。
任命韩琦为司空兼侍中;曾公亮为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、进封英国公;文彦博为尚书左仆射、检校司徒兼中书令;富弼改授为武宁军节度使、进封郑国公;曹二老爷曹礼晏改授为昭庆军节度使、检校太傅;欧阳修为尚书左丞,仍为参知政事之职;魏巍为殿前都批示使司。
东都城里一片白绫素缟还没有撤走,却也挡不住杨柳新枝的嫩绿。正月的那场雪下了足足三天,以后天寒地冻的让人健忘春季实在悄但是至。
初初看了这两处,三娘她们就感觉满心喜好。
全部正月皇家都繁忙着先皇驾崩与新帝即位的各种事件。
杨素致看了感觉非常对劲,当场就买下了。院内除了植被有些混乱、房屋还不算陈腐。只是简朴的修修补补、重新粉刷、修剪花草,前前后后忙了快一个月,终究在仲春十六这日带着杨素晓、静楠和三娘去观光了。
那宅子很大,从正门出来后,摆布各分了两处偏院,传闻鲁国公当年在大门偏院养了很多伶人,常居于此。
遵循韩琦、曾公亮和欧阳修等人的建议,赵顼即位后并没有像前代天子即位一样对宗族、外戚大行封赠。并颁布大赦天下以及免除河北、陕西、河东三路百姓三成租税两道例行圣旨。
最掉队了三门,才是一片清幽的寓所。又分为前院和后院,共四周院落,一共有十多间,想来应当是府内男人与女眷分居处用。
进了仲春,俄然艳阳高照起来,照的大地一片暖洋洋的,汴河两侧的柳树已经一片翠绿盎然,朝气勃勃。
杨素衡和杨素致未出正月就来了都城,在杨素晓的先容下,采办了曹家冯氏保举的城西鲁国公的旧宅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