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四章 立场[第1页/共4页]
车子悄悄一顿,愣住了,梅姐仓猝掀起帘子,吴妙真从车帘外伸头看出去。
吴妙真上了车,大眼赶着骡子把车拉到一片浓荫下,卸下骡子喂水喂料。
“嗯,先生,我想写写交粮的事儿。”李学栋看着高先生道。
“好,我问问枝儿去不去,她前儿说想去城里挑些新奇的花腔儿。”李学栋站起来。
李学栋也就比平江府学晚了那么一会会,就收到了那份功课。
“她说她一个月不急不赶也能织出一两银子,她阿爹阿娘把饭端到她面前,茶送到她手里,夏天狠热的那几天,她弟弟站在她前面给她扇扇子,一扇一天,还说她在娘家如何过日子,到婆家还是如何过日子。
蒋漕司看了几行就拧起了眉,拧着眉看完,看向葛先生,“这是世子爷的意义?”
不消看,他就晓得这份功课为甚么交给他安排,他二儿子也在府学读书呢!
吴妙真看着李金珠从内往外披发的高兴,笑了一会儿,渐渐悠悠道:“你看,跟这些比起来,汉后代人的,多没意义。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“你去吧,现在就出发。我去看着理一理这几年的公事。”蒋漕司点头。
李金珠抓着鞋底没说话。
一个月前,接到世子爷要驻守江南,主持海税司,观风处所时,他就和漕司对着那份旨意对坐愁肠困顿了大半夜。
“海税司不是已经照他的指令都改了?丝绸行也算是散了,他这下一步?”蒋漕司眉头拧成一团。
“漕司府的公事得好好理一遍。”葛先生跳了几步,直接说眼下最要紧的事。
“对啊,这么明摆着的事,他们就能做的出来,唉,此人哪,为了银子,为了权势,甚么都无能得出来。”吴妙真啐了一口。
李金珠了然的’嗯’了一声,世子爷到江南以后,她就忙起来了,这不能说的事儿必然是世子爷的差使。
李金珠停下,看着吴妙真。
两人一前一后刚出了垂花门,一个婆子从后衙过来,迎着蒋漕司屈了屈膝,双手捧上一份折了两折的宣纸,“禀漕司,夫人打发婢子把这份功课给老爷送过来,夫人说,请老爷看看如何安排,夫人还说要尽快,免得迟误了二少爷的功课。”
“您看,我是不是该去一趟平江城?”葛先生问道。
两浙路尉学政当天就接到他外甥的信,看完信,尉学政大加赞美,虽说天已经快黑了,可如许的大好建议那是越快越好,尉学政叫了几个得用的幕僚过来,考虑着写了告诉,连夜送往各地官学,以及往帅司、漕司和各处官府报备布告。
“我和梅姐就听那几个小妮子说话,长官那小妮子说婆家要如许挑那样挑,说只要她挑婆家,可轮不着婆家挑她,说她跟她爹娘早就说过了,她的嫁奁就她那一台织机,别的都留着给弟弟娶媳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