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- 言情小说 - 给历史名人当导游,祖国又惊艳了 - 第一百六十九 亩产三千斤的水稻,简直是神迹

第一百六十九 亩产三千斤的水稻,简直是神迹[第1页/共3页]

“这……这水稻竟然能亩产三千斤吗?的确是神迹啊!就算是上好的水田,亩产也不过几百斤。”

“民生多艰,多一粒粮食或许就能救活一小我,差一粒粮食,说不定就是没顶之灾,是以百姓们才精耕细作,不华侈每一分地力,也就有了耕作之术。”

“宋先生,您的书里都写了些甚么呢?”苏嘉禾问道。

第二天,王莽带着宋应星和苏嘉禾开端了长沙之旅。当然,王莽也没有让人绝望,对于有哪些正宗美食,哪些好玩景点全都了如指掌。

“王大哥你肯定?那我就不做旅游攻略了。”苏嘉禾说道。

“当然啦,我影象力很好的。只是这二十年里,都会窜改太快,很多处所我都不熟谙了。”

看着展牌上的笔墨,宋应星既惊奇,又暴露了几分高傲的神采。

“王兄真是交友甚广啊,在这里还能碰到故交。”宋应星感慨道。

“宋先生您真短长,一小我懂这么多。”王莽伸出了大拇指。

“这里另有吃的啊。”宋应星感觉风趣,不由笑了起来。可走进一看,才发明都是模型。

不一会儿,一桌菜就盆干碗净,苏嘉禾走到柜台前结账。

“咦,这水稻我熟谙,可杂交水稻是何物?”宋应星的目光顿时被吸引了畴昔。

“此人是谁?”宋应星立足问道。

“宋先生您看,这里还提到了您的着作。”王莽欣喜地说道,“难不成您的书,也和水稻有关。”

“我之前四周经商,走过的处所比较多嘛。长沙这个处所我熟谙,你们跟着我就行了。”

“好,好,没想到四百年后,是如许一副国泰民安的气象。”

“宋先生,您快吃菜吧,尝尝后代的美食。”王莽赶紧给宋应星的盘子里填满了菜。

“杂交水稻博物馆?我也没传闻过,应当是厥后建的吧,我们出来看看。”王莽也感到猎奇。

这个博物馆是免费的,苏嘉禾帮忙宋应星做了网上预定,三人就走进了大门。刚进入大厅,就看到一束庞大的水稻立在中心,颗颗饱满的金黄色谷粒,仿佛要垂到地上。

“王大哥,都畴昔二十年了,你还记得这么清楚啊。”苏嘉禾不成思议地说道。

“没错,杂交水稻但是当代首要的科技服从,宋先生,您出来本身看吧。”王莽在一旁说道。

“后代就连水稻都有这么多种类。”宋应星看得津津有味,特别看到杂交水稻的产量时,惊奇得久久说不出话。

“这可不是我一小我的功绩,”宋应星摆了摆手,“我记录的,都是万千百姓代代传下来的经历。”

宋应星揉了揉眼,走进一看,才发明那庞大的水稻是假的。

“这不好吧。”苏嘉禾对峙要结账。

“哦?听起来确切奇异,”宋应星点了点头,“想必这杂交水稻定有奇妙在此中,不然人们如何会建这么大的楼阁,来记念稻子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