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 桑白皮清肺饮,脱发等[第2页/共6页]
泻肺平喘
- 构成:地骨皮、桑白皮(炒)各一两,甘草(炙)一钱。
- 用法:先以水三升,煮枣取二升,去枣,内葶苈,煮取一升,顿服。
- 用处:主治肺热喘咳,甚则气急欲喘,皮肤蒸热,日哺尤甚,舌红苔黄,脉细数。方中桑白皮清泻肺热,止咳平喘,为君药;地骨皮助桑白皮泻肺中伏火,且退虚热,为臣药;甘草、粳米养胃和中,培土生金,以扶肺气,且可防桑白皮、地骨皮之寒凉伤胃,共为佐使。诸药合用,共奏清泻肺热、止咳平喘之功。
- 构成:葶苈子(熬令黄色,捣丸如弹子大)、大枣十二枚。
- 构成:紫苏子(炒)、赤茯苓(去皮)、桑白皮(炙)、陈皮(去白)、杏仁(去皮尖,炒)各一两,麻黄(去根节)、甘草(炙)参半两。
用于肺热炽盛,迫血妄行引发的咯血、衄血等,桑白皮15克,炒炭存性,研成细末,每次取3克,用温水冲服,每日3次,可凉血止血,减轻肺热,从而达到止血的目标。
可医治肝火上炎而至的目赤肿痛、头晕目炫等,用桑白皮12克,菊花10克,一起煎水饮用,能清泻肝火,使上炎之火得以下行,减轻目赤、头晕等症状。
- 用处:合用于肺热咳嗽、水肿胀满、小便倒霉等症。桑白皮粥通过食疗的体例,既能阐扬桑白皮的药用服从,又易于被患者接管,特别是对于病情较轻或慢性疾病的保养具有必然感化。其清热利水、止咳平喘的感化,可帮忙减缓肺热咳嗽之咳痰不爽、呼吸不畅,以及水肿患者的小便倒霉、肢体浮肿等症状,耐久食用有助于身材的规复和调度。
- 用处:用于医治湿疹、皮肤瘙痒等皮肤病。方中桑白皮性寒,能清热燥湿,与苦参、黄柏、地肤子、蛇床子等药配伍,加强了清热燥湿、杀虫止痒的服从,白矾外用可解毒杀虫,燥湿止痒。通过熏洗的体例,使药物直接感化于皮肤病变部位,起到清热解毒、燥湿止痒的感化,有效减缓皮肤瘙痒、红肿、排泄等症状,促进皮肤炎症的减退和愈合,对于多种因湿热蕴结于皮肤而至的疾病有较好的疗效。
- 用法:上为末,每服二钱,水一盏,煎至七分,去滓,食后温服。
- 构成:桑白皮 30 克,苦参 30 克,黄柏 30 克,地肤子 30 克,蛇床子 30 克,白矾 15 克。
用于内热消渴,症见口渴多饮、小便频数等,桑白皮15克,地骨皮12克,共研为末,每次取6克,用米汤送服,可清热滋阴,减缓内热,改良消渴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