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 嫡长孙崭露头角[第2页/共5页]
四十一岁的皇四子孛儿只斤·那木罕说道:“朱林以一人之力搅乱赵宋朝廷,堪比十万雄师,儿臣以为朱林恰是因为对朝廷的忠心才做出的如此违背轨制的行动,但是儿臣感觉赵宋政权与安南比起来,赵宋政权更首要,正如奏折上所说,剿除或者征服赵宋政权,大元境内的反元复宋兵变就会落空信奉,大元朝就会成为天下独一的正统,相对于攻打安南,儿臣更同意朱林的攻打赵宋。”
嫡次子那木罕忽必烈也曾考虑过,毕竟遵循汉人的传统,嫡宗子归天,嫡次子即位也是合适儒家伦理的。
孛儿只斤·那木罕:元世祖忽必烈第四子。初以高道为师。1245年生,卒于1302年,至元三年(1266),封北平王。八年(1271),受命统诸王七人出镇西北,讨剿海都之乱,建牙阿力麻里(今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)。九年,借察合台系后王与窝阔台系后王争战之机,讨平察合台系叛王聂古伯余众。十二年(1275),忽必烈复遣丞相安童帮手之。十四年(1277,或作十三年)被叛王昔里吉劫执,送交术赤系后王忙哥帖木儿处。后诸叛王内哄,于二十一年(1284)被释归。同年改封北安王,后复总兵北边,建牙帖木儿河(塔米儿河)。二十三年(1286,又作二十二年),受临江路六万五千户为食邑。翌年,遣军讨叛王乃颜及其党也不干,自率军防海都,以遏东西叛军相连。延佑七年(1320),追谥昭定王。
朱林见哈丹巴特尔还在踌躇,又说道:“大人,太祖成吉思汗活着时,就充分放权给将士们,让将士们按照军情本身判定是否出兵,面前就是一个天大的功绩,大人可不能错过了。”
哈丹巴特尔说道:“你可知,假传圣旨但是极刑,如果杨勇篡位胜利,朝廷是承认杨勇还是派兵攻打杨勇?赵昺但是皇上承认的藩属国国王,大元对赵昺有庇护的任务。”
朱林说道:“哈丹巴特尔大人,您错过了一次封侯拜将的机遇啊。”
忽必烈将哈丹巴特尔的奏折让世人传阅。
朱林说道:“大人,中原大地反元复宋的兵变此起彼伏,他们之以是还想着规复大宋,就是因为大宋皇室在外洋复国了,他们感受大宋还没有灭亡,他们还抱着有朝一日赵昺个人卷土重来光复大宋的但愿,只要赵昺死了,他们反元复宋的欲望才会幻灭,麻逸国本来就是外洋蛮夷,只要不是赵性宗室做天子,谁做天子都没有题目,如果杨勇真的灭了赵昺,皇上直接承认他的藩属国国王便能够了,如许我们也斩断了中原汉人反元复宋的念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