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3章 条约没签成[第1页/共3页]
不远处,几艘封存多年的宝船正在维修,工匠们爬上趴下,修补船体上的裂缝,重新刷上朱红色的漆。这些船只固然年久失修,但颠末一番整饬,仍然能抖擞出昔日的英姿。
施济孙与他亲姐姐施二姐是死敌,施济孙一到旧港,施二姐的丈夫阿卜杜勒·拉赫曼就要抓捕施济孙,差点当街将他斩杀,所幸施济孙逃到明军官厂,这才得免。
因为他是正版的大明朝旧港宣慰使,有告身,有官印、官服,固然郑和承认施二姐的统治,可也不能把施济孙如何样,不然就会落下一个“逼迫藩主”的大罪。
郑和点头道:“施统领,此事非郑某所能决定。不如如许,我派人护送施济孙回大明,由朝廷决计,如何?”
施二姐冷哼一声,拂袖而去。
郑和摇了点头,目光果断:“国公爷,郑某自幼入宫,蒙永乐帝厚爱,得以带领海军下西洋,扬我大明国威。此次下西洋,或许是郑某最后一次远航,但郑某无怨无悔。若能死在海上,也算是死得其所。”
就因为施济孙这个搅屎棍,设立租界的构和也告吹,施二姐要求交出施济孙,郑和也分歧意。
“大明海军返来了!大明海军返来了!”人群中有人高喊,声音中充满了冲动和高兴。
赵辉与郑和并肩站在船厂的高台上,俯瞰着下方繁忙的工匠们。庞大的宝船骨架已经初具雏形,工匠们正忙着将一块块厚重的木板拼接在一起,锤击声、锯木声交叉成一片,氛围中满盈着木屑的暗香和桐油的气味。
施二姐怒道:“郑大人,你这是要包庇背叛吗?”
赵辉见郑和情意已决,晓得再劝也无用,只得叹了口气:“郑公,既然如此,赵某也不再多言。只望你保重身材,安然返来。”
南京,龙江造船厂。
……
大明朝遵循本身的思惟,想当然地以为父死子继,那是非常的公道啊,二话不说就命施济孙继任了旧港宣慰使。谁能想到施济孙这孙子竟然还斗不过他姐姐啊,旧港的大权就一向被施二姐把握。
南洋,旧港,大明海军缓缓驶入穆西河。岸上,早已堆积了无数的大明贩子和百姓,他们挥动动手中的手帕、头巾,喝彩声此起彼伏。
现在大明海军又返来了,施济孙听到动静,也大摇大摆地回到了旧港。
为了更好的统治,施进卿早就改宗伊斯兰了,起名马哈茂德·沙阿。他女儿施二姐也有阿拉伯化的名字,叫法蒂玛。
郑和闻言,微微一笑,语气果断:“国公爷的美意,郑某心领了。但下西洋乃文天子之伟业,郑某身为征西大元帅,岂能临阵畏缩?更何况,此次下西洋是皇上即位以来的初次远航,干系严峻,郑某若不亲身带领,恐怕心中难安。”
上一次郑和下西洋到达旧港,还是永乐十九年(1421年),这一晃都十年畴昔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