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- 历史军事 - 江山百美图 - 第7章 终究是高某心急了

第7章 终究是高某心急了[第3页/共4页]

韦孝宽带着两千府兵去了春神湖,名义上是去盯着宁王府里的苏家人,但是,能站在朝堂之上,位极人臣者,如袁凤山等人,有几个不是人精?谁不晓得韦孝宽此去春神湖,实在是想着以此为借口,阔别都城纷争。若事成,他韦孝宽一样是从龙之臣,起码侯爵乃至国公的位子是少不了的。可若事败,他也能用不在都城为借口,脱去极刑,保住性命。

“我这就去安排!”袁凤山咬了咬牙。事已至此,大师都在同一条船上,一损俱损,一荣俱荣。他袁凤山明白高廉的目标,并非真的只为搀扶李苕上位,实在他也是在觊觎那高高在上的龙椅,可他袁凤山又何尝没有那设法?高廉若成事,袁凤山必是新朝首辅丞相,他日,高廉的儿子上位,袁凤山一定不能如本日的高廉一样。是以,眼下他得跟紧高廉的法度,让高廉更信赖他,改正视他,将来他的职位才会更加安定。以是,固然他晓得,对长孙无病动手并不轻易,但,所谓繁华险中求,为了将来,为了他袁家子孙,这险,还是值得一试。

只可惜,韦孝宽想的虽美,但,却忽视了一点,那就是春神湖现在今非昔比,那但是宁王的府邸地点。李莙倾尽尽力,集合数百江湖妙手,都尽数淹没的地点。宁王不在府里,可王府里留下的妙手还是不会少,毕竟被李胤最为宠嬖的长孙无香,可还在府里。宁王赖以成名,一战力破魏国武比的神器阎王弓,也留在了王府里。

“好,那就按两位的设法,秘闻这就去写任命状,袁兄马上起,改任尚书令兼兵部尚书;褚兄接任中书令,兼吏部尚书,让左文斌充当门下侍中,夏侯子义接任工部尚书,史文宗接掌户部。至于刑部,就卖给李胤个面子,让杨守道接刑部尚书,薛心平直接去门下省,做个门下侍郎,如何?”高廉只是稍稍一深思,便以扣问的口气,对二人道。

“事已至此,抱怨已然无用,还是极力弥补吧!”高廉非常亲热的,拍了拍袁凤山的肩头,

“呵呵,高兄这般安设,再合适不过,世人皆知薛心平,杨守道是李胤门下,丞相重用杨、薛二人,诸侯和天下百姓,没人不信赖,宁王和相爷,才是一家人。”褚怀良道。

“恩师放心!门生明白!”陈卫平低低应了一声,然后眼里闪过一抹狠辣,悄悄问道:“那,袁凤山和褚怀良两个……?”

“韦孝宽那混蛋,成事不敷,败露不足。连那点小事都做不好,好事就坏在他和郭泗元两小我身上。韦孝宽死在春神湖,算是便宜他了。”袁凤山忿忿道。

高廉捋了捋胡子,双眉皱起道:“那里是他李忱心甘甘心?现在三皇子已死,四皇子跑去了青州,李忱已没了朝廷里的背景;并且,李胤已经在宁州渤海制作行府,手里又稀有万直属军马,军中老将燕氏双雄,本就是支撑李胤的,现在即是李胤手里有了近十万军马,又受皇上亲封担当宁王封号,更是有镇国公,武英公、大长公主府,和诸多朝臣的支撑。连现在的刑部侍郎,礼部员外郎都是宁王门下。更何况,镇北军中陈良辅,曹随风,马孟起,魏东阳这些老将猛士,本就是死忠于宁王府的,他们只奉宁王为尊,可不管宁王是李胤,还是李忱。他李忱再不甘心,也已然争不过李胤了。如果再公开不表态支撑,今后怕是在邺城,难有他安身之地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