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 宁王有何谋可解?[第1页/共4页]
隆德皇白了李胤一眼,这不胡说么?大唐国土比东楚大了半数,一年的税银也不过千余万两,还得说包含青州各处如数交齐。东楚虽富庶,但千万两银子,也划一天下一年的赋税了。你就这么碰碰嘴皮子,就让他给你千万财帛?这不痴人说梦么?别说一个戋戋四品武将李靖,就算把太子卖给他东楚,也换不来这么多银子。
李胤道:“这三路,臣倒是有计可退,无需过分担忧。陛下,明日朝堂,可请太子召魏使上殿,臣会将文比之事一举拿下。前日,虽说元修已然伏输,但若给他一个赢臣的机遇,再将赌注做大些,他定然不会放过一雪前耻,挽回颜面的机遇。据臣所知,这元修在魏国很有些才名,手里又掌控着魏国标兵军,并且,他还是魏相元彬的独子。只要臣设法借比斗之约,将元修与魏念堂扣在洛阳,元彬投鼠忌器,必定会死力劝止魏帝与我朝开战。即便劝止不了,凭元家在魏国朝野的气力,也必然能拖的魏国没法对我朝大范围动兵,只要我朝各关城守将够谨慎,魏国天然讨不到半分便宜。并且,明日便请镇国公与兵部同发军令,着各关城提早备战。”
“呵呵,宁王殿下此计,未免有些上不得台面,不过,于我大唐而言,倒确切称得上是良策。”陈文锦笑了笑,机灵如他,又怎会想不到这等战略?
……
“其一,兵祸!臣这先前行动,可哄的住我大唐海内百姓与官吏,怕是哄不住天下六国智谋之士。”李胤看了一眼陈文锦。
对于陈文锦的“嘉奖”,李胤涓滴不觉难堪,而是持续正色道:“侍中过誉了,于本王而言,管他要不要脸?只要能包管我朝边关无忧,便无不成。能取胜,能达到目标,那才是颜面!并且,要让北疆三国晓得,我朝已早做筹办,摆出一副不吝一战之姿势,依燕国国君那多疑之性,必定不敢等闲出兵。燕魏若不出兵,匈奴天然不敢孤军进犯,毕竟现在柳流州半数皆在燕国之手,匈奴南下,但是要冒着被燕魏从中横斩一刀的风险。呵呵,匈奴蛮子虽蛮横,却不会蠢到那等境地。”
“全部扬州……”?隆德皇忍不住低声自语着堕入深思。
君臣相处十余载,之前他可从没在陈文锦脸上看到过如许的神情。从当初阿谁风采翩翩、满腹经纶的的青袍才子,到一方太守,刺史,再到现在朝堂上的重臣,陈文锦向来沉着沉着,向来都是一副五岳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安闲之态,不管是碰到甚么艰巨,碰到甚么惊涛骇浪,陈文锦都是一副泰然自如,胸有成竹,自傲满满的模样,他的自傲来源于他的才干。但明天,这个让隆德皇坚信不疑,倚为臂助的股肱重臣,大唐第一谋臣,竟然因为一个年不满二十的李胤,而失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