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- 历史军事 - 江山百美图 - 第51章 宁王有何谋可解?

第51章 宁王有何谋可解?[第3页/共4页]

“你是想让李靖诈降东楚?”隆德皇惊问道。

陈文锦闻言,面上涌起一丝羞赧忸捏的苦笑道:“宁王虽幼年,却有经天纬地之才,再造乾坤之能,安邦定国之志,更有缚虎博狮之胆,宁王胜臣,何止十倍?臣与之相较,如萤火之与皓月,盆水之于沧海。”

“他既有如此之惊天赋气,看来,朕需早做筹算才是。”隆德皇眼里闪过一道异化着赞美、不舍,可惜,却又狠厉的光芒。

见陈文锦浅笑不语,只是冷静直视于他,当下,只好挂起严厉神采,朝李胤道:“若臣所料不错,侍中是想扬州将军李靖之手,行斩首之举,趁宋弘晟不备,直接斩之,以绝后患。”

李胤微微一笑,非常恭敬的对着陈文锦抱拳躬身一礼:“侍中之智,实在令胤佩服。不错,我确切是将任城王翻戏岁算了出来。翻戏岁去往邺城,不但要拜读太祖遗诏,宣我王令于诸将,且还要兼着巡查督军一差,只要他白叟家代表朝廷和我,在邺城呆着,镇北军就算搏命,也不会让燕魏匈奴的战马踏上我大唐国土半步。”

陈文锦怔怔的盯着李胤,惊的目瞪口呆。好半晌才道:“陛下,宁王这是要给东楚挖个天大的陷坑啊!此计实在太狠了些!此计若成,东楚怕是要举国动乱,起码三五年间,再不敢正视我大唐。”

君臣相处十余载,之前他可从没在陈文锦脸上看到过如许的神情。从当初阿谁风采翩翩、满腹经纶的的青袍才子,到一方太守,刺史,再到现在朝堂上的重臣,陈文锦向来沉着沉着,向来都是一副五岳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安闲之态,不管是碰到甚么艰巨,碰到甚么惊涛骇浪,陈文锦都是一副泰然自如,胸有成竹,自傲满满的模样,他的自傲来源于他的才干。但明天,这个让隆德皇坚信不疑,倚为臂助的股肱重臣,大唐第一谋臣,竟然因为一个年不满二十的李胤,而失态了。

“陛下,陈侍中,胤倒是感觉,无妨再进一步。”李胤俄然道。

陈文锦非常赞成的笑着夸了一句,接着道:“呵呵,宁王殿下真是好算计!北疆三郡即使可报无虞,可南疆东楚呢?扬州但是宋王宋宏晟在驻守,而现在,陛下已知宋弘晟暗通东楚,图谋自主,岂能再留他为祸?可若就此下旨免除他,又怕他狗急跳墙,直接兵变,到时东楚再趁机北进,与他沆瀣一气,我朝可不但仅丢了扬州,乃至连荆州和徐州,中州,都将直面兵戈!宁王有何谋可解?”

李胤道:“这三路,臣倒是有计可退,无需过分担忧。陛下,明日朝堂,可请太子召魏使上殿,臣会将文比之事一举拿下。前日,虽说元修已然伏输,但若给他一个赢臣的机遇,再将赌注做大些,他定然不会放过一雪前耻,挽回颜面的机遇。据臣所知,这元修在魏国很有些才名,手里又掌控着魏国标兵军,并且,他还是魏相元彬的独子。只要臣设法借比斗之约,将元修与魏念堂扣在洛阳,元彬投鼠忌器,必定会死力劝止魏帝与我朝开战。即便劝止不了,凭元家在魏国朝野的气力,也必然能拖的魏国没法对我朝大范围动兵,只要我朝各关城守将够谨慎,魏国天然讨不到半分便宜。并且,明日便请镇国公与兵部同发军令,着各关城提早备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