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- 历史军事 - 成为御史后,我怒喷建文帝 - 第52章 未来天子

第52章 未来天子[第3页/共3页]

徐闻再次开口,眉宇间没有涓滴墨客的怯懦,反而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自傲,仿佛胸有沟壑,志在四方。

连络汗青上明初的塞边轨制,以及燕王巡边的汗青事件,徐闻大抵推断出,此战是燕王朱棣带队,周王帮手戍守北平。

“徐兄不必过谦,以徐兄之龄,能获得如此成绩,实乃人中龙凤,才调横溢!”

朱清眼眸微张,闪现出一丝惊奇,他千万没想到徐闻竟能如此敏捷地洞察到这些深层含义。

“徐兄,听得如此出神,莫非被琴声所迷?”

朱清紧急不舍,又问道:“北元鞑子如丧家之犬,若敢犯边,我大明九边将士岂能容其放肆?若徐兄身为兵部主官,将如何筹划出兵之事?又该如何打法?”

客岁的时候,宁王朱权汇报此事,说恐有鞑子来犯。

要晓得,此乃军事奥妙,只要天子、燕、宁、周三位藩王,以及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高层晓得。

不久以后,朱棣在彻彻儿山遭受鞑子,大战一番后擒其首将孛林帖木儿等数十人,一起追杀到兀良哈秃城,又碰到一批蒙古鞑子,再战再捷,后班师而还。

而面前这两位气度不凡、刚好姓朱的青年,让徐闻不由心生遐想。

但他竟然能完美的推算出!的确可骇!

年纪悄悄一身贵气,举手投间仪态自如,明显是自幼接管礼节练习。

“哦?为何?”

遵循汗青的头绪,此时现在,朱高炽、朱高煦兄弟正在京师作为质子。

再者,他们皆是举人,未曾亲历战役,对军事知识知之甚少,这接连的诘问确切有些过分。

徐闻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丞罢了,决然打仗不到这类奥妙。

大明初期,是九大塞王节制边军,统统军事号令,也都要藩王履行。

朱元璋担忧鞑子设伏,因而命燕王朱棣会同宁王朱权率兵北上,沿着河套边墙巡查,步步推动。

“都是浮名,都是浮名!”徐闻摆了摆手,笑着说道。

没想到,这徐闻竟然复原了朝廷调令!

众举人纷繁为徐闻抱不平,而朱清却仿佛充耳不闻,一双眼睛仍然紧紧盯着徐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