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- 历史军事 - 明末之我若为王 - 第213章 窘迫的崇祯

第213章 窘迫的崇祯[第1页/共3页]

除了王成晓得,大明毁灭就在此时。

只要承诺这三个前提,大顺军就会退守河南。还能够帮忙明朝北上,抵抗满清的鞑子。

迫于无法,崇祯让国丈周奎带头。

提出的前提,看似不公道。但是现在的崇祯,别无体例,没有来由不承诺。

抱着幸运心机,崇祯又问起王承恩,天下勤王兵马到哪了?

此时的大殿,宫女寺人早已退出殿外,唯独王承恩在一旁,不断的嘀咕:“皇上息怒谨慎龙体……”

其他官员,标语喊的震天响。情愿为君分忧,行动却差能人意。

崇祯不顾皇家面子,获得白银二十万两。只是还没捂热,就调拨给吴三桂的关宁军。

偌大的北都城,上到内阁首辅,下到微末小吏。

气愤的崇祯,那里听的出来。恨不得亲提天子剑,将李自成剁为肉泥。

身为崇祯亲信中的亲信,还斗不过曹化淳。王承恩有的也只是,无与伦比的忠心。

哪想事情败露人尽皆知。

李自成算盘打的响。

“皇上!勤王兵马已经在路上了。”

叛军围城,崇祯没兵可调,连一众文臣也不听使唤。皇家颜面尽失,崇祯怎会不怒。

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。

杜勋本是已是寺人,是崇祯身边的贴身寺人。深受崇祯信赖,被派往陕西监军。

“大伴!你说我御驾亲征如何样?”

要说赚银子,周奎有一百个心眼子。依托国丈身份,赚的盆满钵满。

这十个大字,让崇祯蓦地惊醒。

只要崇祯将西北封给他,能成为西北王,李自成绩极其对劲。安定关中,再图谋天下。

这不但是一个天大的乌龙,无疑给崇祯一记清脆的耳光。

崇祯不念及旧情,不但杀了陈新甲。为停歇公愤,还灭了其九族。

先稳住李自成的大顺军,再驱狼吞虎,让其北上抗击鞑子。

幸亏杜勋晓得崇祯的脾气,没有将冲突激化,并说出了和谈的前提。

崇祯越想越感觉可行,想到最后,却发明拿不出银子。

希冀吴三桂带着关宁铁骑,敏捷回防京师之地。殊不知这些银子,是肉包子打狗……

现在李自成又让崇祯,拿出二百万两犒军。就是杀了崇祯,也拿不出这些银子。

宣泄以后,崇祯不顾帝王形象,直接瘫躺在地上……

国丈都是如此,其他皇亲国戚更不必说,更不肯当出头鸟。

也成心让天下人看看,就是一个寺人,也是忠心为国。

现在杜勋活生生的,呈现在崇祯面前,还是大顺军的使者。

此时。也在半道缠足不前,全然没有北上勤王的意义……

想到此处,崇祯将和谈书撕的粉碎,又将案几的奏折推倒一地,转而又将案几掀翻。大吼道:“闯贼欺人太过!满朝文武,竟无一人可用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