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- 历史军事 - 明末之我若为王 - 第217章 歪脖子树下

第217章 歪脖子树下[第2页/共3页]

此人历经世人叛变,从一个富有天下的君王,到最后被逼的用腰带就义。

李国祯与夫人,在家中自缢就义,这让朱由检略感欣喜……

此时的“崇祯”,身材发臭、脸孔全非。

就是皇宫内部,也有很多宫女、寺人,成为戒备司的谍报职员。

熟谙这段汗青的王成,让凌风在北都城破的时候,救出崇祯一家长幼。

不知何时,朱由检想加商税,却被百官禁止。更是扬言,崇祯此举是与民争利。

与明朝国库比拟,可谓天壤之别。

总其崇祯一朝,十七年收上来的税银,也没有这么多。

凌风带着人赶了过来,又将朱由检救到奥妙据点,和周皇后等人相聚……

让很多明朝的清流,翰林院任职的穷墨客们,也蒙受无妄之灾。

朱由检在歪脖子树上,已然昏倒的时候。

这也是,凌风能阐扬的极限。

北都城,不愧是明朝的政治中间。就单单白银一项,足有八千万两之多。

命寺人买了一副棺材,又用土块当枕头,就收敛了“崇祯”。

浅显百姓、商贩、有钱人家,乃至大户朱门,都没能幸免于难。

凌风也只要耐着性子,和朱由检一起,看着北都城上演的大戏。

曾经忠于他的百官,也投奔了大顺军……

这么多银子,又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。

还是凌风想到,临走时王成的交代:朱由检最后会到,一个歪脖子树下,体味本身的平生。

偶然朱由检也会,扣问凌风南边的环境。

曾经的文武百官,现在的明朝旧臣,现在才想起崇祯的好。看了纷繁掩面抽泣,但谁也不敢前去凭吊。

救下朱由检一家,凌风本筹算出北京,再由天津坐船,尽快回到南都。

只凭一个脸孔全非的人,身穿皇家的衣服,外加一个一样脸孔全非的宦官。

官吏被鞭挞的脱层皮。大多官员的贪得无厌。

除了持续压榨官吏,李自成又故伎重施。让北都城的百姓,必须交出崇祯天子。

李自成是他的夙敌,也毁灭了他的明王朝。

只是在混乱中,却不知崇祯的踪迹。

直到现在朱由检才发明,他最恨的不是李自成,反而另有些感激他。

固然听了王成的交代,凌风还是筹办不敷。

李自成将明朝旧臣连番压榨,前后两次,榨出白银四千余万两。

欣喜过后,李自成又极其气愤。又或许是贪婪使然,大顺军又开端新一轮压榨。

最后还是一个百姓,发明了崇祯,才停歇这场祸乱。

一国之主了局是如此苦楚。

那些官老爷,又干了多少,伤天害理的事。

幸亏朱由检命不该绝,皇宫的一个寺人,晓得歪脖子树在哪。

王成布局北京,已有几年的时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