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秦二世继位:赵高弄权,民不聊生[第5页/共6页]
像右丞相冯去疾、将军冯劫这般忠肝义胆之人,目睹赵高祸国、秦二世昏庸,百姓在重赋苛役下苦不堪言、民不聊生,挺身而出劝谏减轻百姓承担,让百姓得以疗摄生息,安定大秦根底。可赵高怎会容得下这等“绊脚石”,反咬一口,歪曲他们谋反,煽动秦二世大怒,命令严惩。二人不堪受辱,以死明志,血溅朝堂,为大秦的忠义之魂添上悲壮一笔。宫廷以内,赵高亲信如过江之鲫,充满各关键部分,从御前侍卫到内廷寺人,皆成其耳目,宫廷动静被周到封闭,秦二世好像被蒙眼塞耳的囚徒,困于深宫,所见所闻皆是赵高经心编排、装点承平的子虚幻景,完整沦为任其玩弄的“提线木偶”,对宫外百姓的哀怨、朝堂的败北暗中浑然不知。
但是,赵高直击其内心深处最为柔嫩却也最不堪一击的软肋——对权势的迷恋、对失势的惊骇。他在李斯面前巧舌如簧,分解扶苏即位后朝堂格式窜改,言之凿凿称李斯相位必定如同沙上筑塔,在新君推行新政、清算朝堂的海潮下,敏捷崩塌,化为乌有;而若与胡亥、赵高站在一处,便可繁华繁华、连绵不断,持续稳坐相位,尽享尊荣。李斯在私欲与忠义之间几经挣扎,知己与野心狠恶比武,终是一错再错,被赵高拖入机谋的泥沼,二人狼狈为奸,将圣旨偷天换日,改成赐死扶苏与蒙恬,罗织“不孝”“不忠”的莫须有罪名,以秦始皇不容置疑的口气疾言厉色,责令二人马上他杀。
经济崩溃,民生凋敝,百姓对朝廷绝望透顶,反秦海潮一波强过一波,陈胜吴广叛逆拉开大幕,刘邦、项羽等豪杰乘势崛起,逐鹿天下。短短数年,秦朝便对天下失控,曾经那光辉刺眼、不成一世的大一统王朝,在四周楚歌声中,轰然坍塌,沦为汗青灰尘。公元前207年,刘邦兵临咸阳,秦王子婴捧玉玺出城投降,存续不过十五年的秦朝,在赵高弄权激发的连锁反应里,烟消云散,徒留经验,警示后代统治者当以民为本、清正为政,不然再强大王朝亦难脱毁灭厄运,运气无常,唯德唯民,方可得悠长。
地盘兼并此时如恶疾伸展,豪强大族与官府勾搭,巧立项目,侵犯农夫地盘,一纸左券、一番威胁,诚恳巴交农夫无法落空立品之本,沦为流民,四周流落,卖身为奴者有之,饿死荒漠者亦有之。贩子街巷,店铺关门,贸易凋敝,重税管束下,商贩绝迹,经济死水一潭,百姓糊口堕入绝境,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便是秦朝末年贫富差异、民不聊生的实在描画,繁华不再,唯余悲惨。
赵高弄权、秦二世昏聩统治,如同致命毒药注入秦朝血脉,急剧加快王朝毁灭过程。朝堂之上,败北丛生,排挤不竭,行政体系瘫痪,政令出不了咸阳城,处所郡县各自为政,一盘散沙,面对危急毫无还手之力,国度机器堕入停摆。军事式微,边陲防地垮塌,本地义兵蜂起,秦军节节败退,往昔虎狼之师威名扫地,兵器入库,良驹嘶鸣不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