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曹操的情绪[第3页/共4页]
目前,荀彧刚好有个年纪和曹宣相仿的女儿。切当地说,要比曹宣稍大个一两岁,但这不是题目。关头这是颍川四大士族首屈一指的荀氏之女啊!
曹操抚掌而笑:“好,宣儿便纵情发挥吧。”
“一个小孩子著书立说,传出去只会让人笑掉大牙,竟然还敢顶撞!真是不知天高地厚。”
但是现在的孔融较着已经被曹宣的辩驳激愤了,全然不顾及曹操的情感。
但是,曹宣没有等候世人回应,回身朝着龙椅之上的刘协拱手施礼:“陛下,请赐笔墨。”
“您可知长幼尊卑自有定序,凭您的这些言行与品性,恐怕也写不出那样的书来!”孔融指着曹宣,言辞更加刻薄。朝堂上群臣见状,无不替孔融捏了一把盗汗。虽说曹宣只是个孩童,但曹操可并非等闲之辈。再看曹操,现在神采已模糊发黑。孔融指责曹宣,无异于直接讽刺曹操。倘若惹怒曹操,孔文举又能承担得起这结果吗?明显,他没法接受。此时的曹操眯起双眼谛视着孔融,明显杀意渐起。若换作一个夺目之人,现在早已杜口不语。毕竟,这本书是否真是六七岁稚童所著,本就与孔融无干,又何必为这事搭上性命呢?
此话出口,在场合有人皆是一愣。顷刻间,全部宫殿沉寂无声,唯有呼吸之声可闻。
“不可!毫不能便宜了郭奉孝一人。”荀彧狠狠咬牙道,然后转头看向身边的荀攸:“安排联婚之事就交由我来做吧。”荀攸侧头看了看荀彧,刹时贯穿了他的企图。
曹宣每说出一句便采纳孔融的一番话,句句直指关键,反击凌厉,层次清楚,言语间干脆利落。等这循环嘴结束后,在场百官无不平气这孩子虽年幼却如此能言善道。
当着文武百官,当着孔融的面,要当场再著一本书?这不是一件简朴的事情,何时成了一件等闲开口就能办到之事?
“大胆!”孔融猛地喝道。
不管是刘协还是殿上诸位大臣,现在都被这一场面紧紧吸引住视野。
唯独遗憾的是这孩子乃是曹操收养而来的,并非远亲之血,不然曹氏后继有人,接棒之人决然是曹宣无疑。
在世人震惊的目光中,一行行流利遒劲的笔墨闪现。从内容到情势都揭示出无与伦比的力量感。
曹宣转头再次将目光投向孔融。
别提朝廷中的文武百官了,就连曹操也震惊得无以复加。如果不是环境所限,他真想高呼一声:有如许的孙子在,天下又何足惧!
“孔少府既然思疑《三字经》为我曹宣所作,那无妨——”
“按孔少府的说法,甘罗十二岁拜相岂不成了笑话?可甘罗成绩斐然,反观孔少府空活数十载仍不过戋戋少府之职,怕还不如甘罗当年吧!”
曹宣不加踌躇停顿,持续连贯挥毫泼墨:六合玄黄,宇宙洪荒。日月盈昃,辰宿列张……金生丽水,玉出昆冈。剑号巨阙,珠称夜光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