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章 浅谈建奴与流贼[第1页/共3页]
“现在辽东建奴兵锋正盛,反观我大明倒是流民四起、灾荒不竭,乃至于国库空虚、武备败坏。”
要晓得,这个期间的孙传庭不是陕西巡抚,也不是身负皇命的三边总督,只是一个官居六品的顺天府丞。
崇祯说着,向外一摊手,“去吧!想必冯琦也该领完银子了。”
反倒是本该主战的兵部,时不时就跳出来主张放弃辽东与建奴罢兵。
至于海内的农夫叛逆兵,则完整不被东林党看在眼里,只因在他们看来,高迎祥、李自成、张献忠、罗汝才之流只不过是一群大老粗组合起来的乌合之众,压根不值一提。
白净男人想了想,再度开口:“也不但要这事,内廷也开端了大洗濯,我担忧会不会是冲着我们来的。”
当然,这类做法在崇祯看来无疑笨拙至极,皇太极野心勃勃,不成能傻到你不打他,他就不打你。
“好……,说得好,伯雅说的好呐!”
“陛下之问,微臣之前未有考虑,现在陛下相问,那微臣就大胆说说本身的鄙见。”
两人走后,崇祯如有所思的打量着孙传庭。
崇祯念及此处,讪讪一笑:“孙传庭,朕且问你,眼下我大明兵荒马乱、流贼四起,以你之见,该当如何?”
“伯雅,不必过谦,你之鄙见,赛过朝中六部九卿,他们可不如你这般看得透辟。”
崇祯的话可谓是一语双关,这题目看似和赈灾无有干系,实则多有关联。
“御马监的刚正化领受的东厂,奉旨正法的王德化,又从御马监调了多量人手进东厂,这事来得太俄然叫人不安,怕不是甚么功德呐!”
崇祯直呼伯雅,实在让孙传庭受宠若惊,因而赶快躬身谦善道:“这只是微臣的一点真知鄙见,可不敢当陛下赞成。”
有了此次的扳谈,崇祯对孙传庭有了更加直观的体味。
以内阁为首的浙党、楚党、齐党多是一些无能无脑之辈,就晓得恭维阿谀、争权夺利、剥削百姓。
孙传庭的一番话说得崇祯寂然起敬,固然他不完整附和孙传庭的说法,但孙传庭说的也八九不离十。
究竟也确如孙传庭所说,农夫叛逆兵的本质就是一群吃不饱饭、穿不暖衣、交不起税的百姓,在李自成“拥闯王不纳粮”的勾引下跟着举旗造反。
“施助灾荒,减轻赋税,让百姓饥有粮、寒有衣,只要安定了饥荒,这流贼的根也就断了。”
本来的崇祯就是被这群人的自觉自傲、恭维阿谀搞得晕头转向,减轻赋于百姓,在比年灾荒、饿殍遍野的环境下还保持关内关外两端作战,导致局势恶化,活活拖死了大明。
长官上,身着青色衣袍,年约四旬的中年人瞅了白净男人一眼,捋了捋颚下髯毛,不在乎的回了一句:“刚正化接掌东厂也好,王德化死了也罢,于你我又有何干系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