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0章 大汉雄风[第2页/共4页]
百万马队驻扎在铁路沿线以及各多数会,稳定住西伯利亚后,俄海内战也靠近序幕。
最后留下了近百万日本人持续在农场事情,走的那些日本人,很多怀里都抱着孩子。这趟法国之行,对日本的民族影响很深。日本人看到了高高在上的白人仿佛也就那么回事,在亚洲趾高气扬的白人,在他们本国也有大量贫民。法国女人也不都是贵妇,风格堪比日本下南洋的女孩。在法国女郎的热忱之下,太多日本劳工沦亡,一开端另有上白人的对劲感,现在一个个背上了沉重的承担,少数带走了战役期间的女伴回日本,少数带走了不被承认的孩子,大多数被畴火线返来的法国兵士暴揍了一顿,带着伤痛踏上回籍的轮船。
德国最大的财产还是兵产业,汉商看不上大炮,但战役中催生的大量新技术还是非常香的,最新式的飞机、坦克,以及德国人标记性的飞艇,工厂设备带成品直接买下,然后卖给汉军,工厂搬家返国。
当尤登尼奇败退后,还想重返爱沙尼亚,被爱沙尼亚回绝后,只能消弭了武装,以灾黎身份逃亡爱沙尼亚境内,完整完了犊子。
刘勇强请了很多西伯利亚的俄国参谋,得知这里最需求的是确保本地农夫的好处。本地至今都有500万俄国农夫,糊口在150万农场中,耕作着6000万亩地盘,蓄养了2000万头牲口。跟俄国西部那些分贵族、地主地盘的村社农夫分歧,这里都是移民,都是自耕农,人均耕地12亩。
以是他痛快的下发旨意,永久性免除西伯利亚地区农夫的农业赋税。收税吗,那里都能收,羊毛出在羊身上,农夫总要吃盐吧,从盐商发卖中抽税性价比高多了,满清都懂。总要买化肥吧,总要买衣服吧。但农产品免税立即就让他获得了农夫的支撑,起码是不反对。
这500万俄国农夫,一半乃至都是一代移民,对沙皇和俄国文明的承认是没法短时候内抵消。是以并不是很稳定,他们受各路权势影响,常常起来肇事。之前沙皇不承认西伯利亚的归属,西伯利亚始终安静不下来,固然没有战役,大汉也不得不在西伯利亚保持庞大的武备,担当巨额军事支出。现在红俄条约一签,西伯利亚俄罗斯人顿时有种被出售的感受,抵挡不到那没有停止,反而发作了最狠恶的一波。但这一波过后,就真的没有精力了。
只要保护了这500万农夫的好处,刘勇强都能在西伯利亚当沙皇。
哪怕德国境内反动的时候,兴登堡也没有调东线军队返来,因为他已经没法为这支军队供应给养,而乌克兰人情愿供应。
在其他地区,大汉力量也在弥补着战役缔造的空缺,沿着巴格达铁路,经济力量渗入进了之前很少涉足的中欧地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