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故人[第1页/共3页]

有这位爷在,府中也不好再称严了然。

李楼风本日乌发高簪,官袍广袖,跟在一帮老头子身后显得格外英姿勃发,一下车就惹得很多女儿家侧目。

待方允才背着袖子走后,李楼风将那些卷宗放在二层楼阁的桌面上,惊起一桌扬尘。

两人乐呵呵地打着话苗,心照不宣地仓促盖过。

李楼风没想那么多,他必须尽快在大理寺站稳脚根,待大姐返来后,他要将一家长幼全数送出,送到二哥身边。

“少卿客气了,”方允才将身边人一一先容,发起要亲身带他观光观光大理寺各部:“我带你熟谙熟谙处所,此后忙起来也不轻易抓瞎。”

秦国公府的老管家现在五十有四了,一把老骨头还是结实得很,年青时跟着秦国公上过火线,周身的肃杀气时不时就会蹦出来。

此人看上客年龄不大,身量不高,面庞青涩与李楼风看上去不相高低。

大理寺坐落在风正寺的另一头,以皇宫为分界,一南一北。

“这段光阴,少卿大人便在此处熟谙熟谙卷宗,如有案件产生,也可上前堂去张望,待到手上有案子时,方知如何行事。”

贺老深深地看他一眼,回声与世人告别,携着几个家眷分开。

她跟在大宫女身后,往挽月宫的偏院走去,身后的目光消逝在门后。

方允才捻着髯毛,顺手拿起几本卷宗,喃喃道:“这个可谓入门必读,这个案子当年困了老胡好几年……”

不是每一宗案件都能上递大理寺,邻里纷争由各个处所的衙门措置,往上一级递到京兆尹处,普通是严峻卑劣的情节案,再往上方是大理寺,卖力措置各种贪赃枉法不仁不义。

之前老管家最头疼的就是家里的小三爷,国公爷没少揍,大蜜斯也没少抽,偏生这小世子皮实得很,隔三差五就能惹出些乱子来。

是以,府上治下很有军纪之风,是京中头一份的肃整,一点内宅高低的肮脏事都没有。

“呵。”

那位宁公公因何跑到浣衣局去演那么一遭,萧瑾安早就猎奇了,这位的手腕倒是不普通。

“留下吧。”

老管家看着越众而出拾阶而上的小世子,在他更加长开的宽肩阔背里,模糊看到了当年国公爷的影子。

北面的风正寺香火不竭,神佛判心。

李楼风接过他递来的卷宗,从善如流:“大人放心,部属鄙人,却也不是甚么狼子野心之辈,不会给大人添太多费事的。”

……

才怪。

李楼风跳上马车,不似畴前非要和他并排走,或者像个长不大的孩子跟在本身身后。

孟妃兴味盎然地勾了勾唇,对深伏在地上的萧瑾安开口道:“抬开端来。”

说罢朝李楼风身后的贺老也拱了拱手,贺老回之以礼。

李楼风走到阁外,看门人正靠着门板,舒畅地眯着眼晒太阳。

他感遭到眼皮上的太阳被人挡住了,不满地展开眼,头顶上传来一声笑叹:“本来你藏身此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