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- 历史军事 - 北宋群英录 - 第108章 思过往,赵恒浮桥问前路;心不甘,光义叹息诉前尘

第108章 思过往,赵恒浮桥问前路;心不甘,光义叹息诉前尘[第2页/共3页]

就在他踌躇之际,他看到那浮桥边上立着一块石碑。上面有诗云:

“不,父亲,你做的已经很好了。”

王钦若的声音:“城下之盟是《春秋》所耻谈的事,以陛下的天子之尊,竟与仇敌签了城下之一个每年赔款“三十万”的所谓“澶渊之盟”,还能有比这更大的热诚吗?”

赵恒奋力的朝着浮桥追去,想要追到赵匡胤和赵光义。但是不晓得如何的,就老是差一段间隔。比及他追到浮桥边上的时候,赵光义和赵匡胤已经走远了。

“杨将军?”

这首诗是当年澶渊之盟签订以后,赵恒亲手写的《回鸾诗》。

“杨将军,杨将军......”

“辽国人开端欺负到头顶上来了,西夏人再不是臣子了,连本身海内都有了四川大叛逆的背叛。如果能让大哥多活几年,恐怕又会是别的一番气象,百姓会更充足,国度会更安宁。唉......”

说这句话的人究竟是谁?那他以为赵恒是好天子的来由又有哪些?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化。

高怀德走到桥边的时候,看着赵恒面带着庞大的浅笑。略带歉意的说。

因为按理说他在梦中见到的应当都是死人啊,如何杨延昭也在?他不是应当驻守高阳关么?

“锐旅怀忠节,群胡窜北荒。

“二弟,该上路了。”

赵恒苦笑道:“封禅泰山?封禅泰山?我真的有资格么?我真的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么?”

此时又有很多熟谙的战将踏浮桥而去。他们有杨业和他那几个儿子,另有李继龙,高怀德,呼延赞等。

丁谓的声音:“陛下如果想一洗前耻、名看重史,除了讨伐大辽光复失地外,还能够登上泰山封禅........”

“唉,心比天高,命比纸薄......”

“三叔莫非真的是您......”

说罢高怀德打马而去。

是啊,赵匡胤在朝期间,不能说兵力必然强过契丹,但起码契丹对大宋是保持害怕的,北征契丹没如何输过。而到了赵光义的时候,二十万宋军策动高梁河之战,大败而归。赵光义也中了一箭,颜面扫地,更是上演了驴车超脱的名场面。赵匡胤终其平生积累下来的精兵强将丧失过半,对周边国度的威慑力大减,且在与契丹的对抗中逐步处于优势,就连强大的党项也开端有了不臣之心。鞑靼影响了北宋前期的军事计谋和政治格式。

“父亲?父亲真的是你?”

“官家,别来无恙啊!”

“何止是你啊!我争了一辈子,算计了一辈子,心狠手辣了一辈子。也不及他的万分之一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