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0章 局中有局,赵恒御笔书励学;智谋高深,刘娥盛赞显帝威[第3页/共3页]
“官家,是我啊。你终究醒了。”
“莫非我真的是脑筋瓦特了?连明天的事都记不住了?”
出门莫恨无人随,书中车马多如簇。
刘娥和雷允恭面面相觑,心想总算是逃过一劫。
“快,快给官家换衣。”
说罢赵恒回身拜别。
一个五十岁摆布的女人一向守在赵恒的身边,拉住赵恒的手,用略微带有四川口音的官话,满怀体贴的呼喊着赵恒。
“现在是甚么时候啊?”
“哦?敢问陛下是何事让您操心?”
大族顶用买良田,书中自有千钟粟。
见天子起家,雷允恭顿时摆手号召中间的宫女。
“唉,我也不想如此。只是迫于现在的局势,我不得不如此。”
“你也不再是阿谁,纯真朴素,和顺细致的蜀川妹子了。受益有你,大宋江山有你,我放心......”
刘娥看着赵恒远去的背影,感慨道:“官家,胸怀宽广,若浩渺之沧海,能容万物。思之了了,如镜之鉴形,毫末毕现。且具远见高见,若鹏之振翅,高瞻远瞩,能察世人所未觉,谋世人所未及。”
刘娥对赵恒这番莫名其妙的话,说的不知所措。
“究竟是做了甚么梦?让官家如此不安。一会儿哭一会儿喊的,可吓死臣妾了。”
“官家不如吃过早餐再去和大臣们议事吧,自从水灾发作以后,我们已经有几个月没有在一起吃过早餐了。”
雷允恭还是一脸懵的看着刘娥:“甚么?甚么意义?”
“陛下智谋之高深,胸怀之宽广,气度之弘大,实在是让人佩服啊。”
刘娥本籍太原,后迁至益州华阳。她自幼父母双亡,被寄养在母亲亲戚家。暮年嫁给蜀地银匠龚美,后随龚美到京师餬口,因糊口宽裕,龚美将她卖掉。十五岁时,刘娥被保举给韩王赵恒,赵恒对她非常爱好,但因太宗反对,赵恒将她暂安设在王府批示使张耆家中。
“欲戴其冠,必承其重。自从坐上了这把龙椅,我就不再是你一小我的赵恒了,我是全天下的赵恒。刘娥,你.......”
她作为将来仁宗天子的母亲,将来将成为大宋王朝权力最大的人,就连仁宗天子也不得不在她的压抑下唯唯诺诺。她所达到的政治高度能够说无穷靠近唐朝的武则天和汉朝的吕雉。
雷允恭答复道:“启禀官家,现在是辰时。”
“皇后,你说,我明天究竟有没有和你说过从两广运粮赈灾之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