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- 历史军事 - 北宋群英录 - 第5章 熟读兵法,李元昊评判地形 技高一筹,石元孙设伏密林

第5章 熟读兵法,李元昊评判地形 技高一筹,石元孙设伏密林[第1页/共3页]

拓跋春:“但是少主,即便如此,我们还是谨慎为好吧。万一这林子里有伏兵那我们不就惨了?保险起见,我们还是绕道而行,我们加快脚程,最多今晚子时赶到夏州,也只是多迟误了半天的路程罢了。”

拓跋冬道:“知己知彼百战百胜,少主不但熟读兵法,还对宋军这么体味。鄙人实在是佩服啊,真的是少年出豪杰,您武能骑马射箭,文能唱歌跳舞,可谓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。我对您的佩服如同这黄河之水,连绵不断,并且时不时的还要波澜澎湃,决堤众多一次。”

拓跋春道:“树林如何了?”

老陈顿时摆手道:“不成,前排是党项人的撞公子,主如果俘虏和农夫,有很多是我们宋国的老百姓。被党项人抓走充抢先头军队,是被勒迫的,我们不能滥杀无辜。”

大抵过了一刻钟的时候,几个穿着打扮非常素净的人在军队之间晃闲逛悠的就出来了。中间阿谁十五六岁的少年最为高傲,穿着光鲜,骑着白马,簇拥在他身边的是党项四大妙手,拓跋春、拓跋夏、拓跋秋、拓跋东。内里又有一层穿戴重甲的兵士,约莫五十人摆布,他们由党项亲卫兵构成,个个膀大腰圆,固然身穿重甲却脚步轻巧,看得出来都是以一当十的党项妙手。而这帮人前面是十多匹战马,它们身穿重甲,身上都挂着特制的铁链子,而牵着战马的这些党项人也都个顶个的结实。他们是西夏党项人作战王牌军队,号称铁鹞子。是由皆由党项羌贵族豪酋后辈和亲信构成,骑良马,侧重甲,刺斫不入,用钩索绞联于顿时,虽死不坠于地。能够驰骋在平原郊野。作战时,常常用来打击仇敌阵型,达到决斗决胜的目标。只可惜,上马林,地形狭长,蜿蜒盘曲,树木发展又过于麋集。铁鹞子军进了林子,只能上马了,再短长也阐扬不出它的感化了。

世人听了李元昊的话,刹时吓得是魂飞魄散,惊出了一身盗汗。

话说李元昊劫了宋朝的军粮以后,摈除着农夫悠哉游哉的往夏州方向走。将要走到三川口之时,俄然见到前面的树林里飞鸟乱飞。

李元昊俄然勒马大笑:“哈哈哈。”

见到李元昊这么果断,其别人也不敢多言,只得跟随他穿越上马林。

石元孙说:“党项人不讲信义,又常常和邻邦的部落交兵,大师都不肯意和他们打交道,外族部落不肯意支撑他们。他们内部也常常因为朝廷的犒赏不能均匀分派而大打脱手。他们内部并不连合,他们作战胜利了常常会堆积在一起。可一旦作战碰到了困难,军队很快就会作鸟兽散。只要我们第一波进犯把他们打的够疼,他们猜不出我们的人数,必然会因为惊骇而一哄而散的。”

就在党项前排军队靠近埋伏圈的时候,小李问石元孙:“石将军,仇敌已经到了我们的射程,现在是否策动进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