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2章 教册编写[第2页/共4页]
“十仲春了,这一年过的可真快啊,”宗庙里,熊洪看着堆满桌子的竹简,上面记录着本年的生长环境,不由地感慨了一句,“又快到过年了。”
部落东部和北部可开辟成耕地的处所已经不太多了,并且越往北,阵势也越高,在灌溉用的水沟还没有完整构成水网之前,能够用于莳植的处所,熊部落本部四周,也就大抵3、四万亩摆布。
但本年对黍的野生莳植,使得黍的产量晋升了很多,每亩差未几晋升了四五斤,对于熊部落来讲,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欣喜,并且黍的产量固然低,但发展周期短,并且更耐旱。
“教册编写好后,去问问熊木,纸张甚么时候能够大范围产出,如果能够的话,转头统统的教册,都用纸张来誊写和装订,竹简作为备份,存放到堆栈里。”
本来部落在竹简上誊写,最简朴也最吃力的就是用小刀雕镂,凡是一天也刻不下来半卷竹简,还很轻易刻错,让熊黑等人非常无法;前面则用炭笔,就是将一些藐小的木棍、竹片烘烤成炭,再将一端削尖,用小木片夹住制止断裂,用来誊写。
这类炭笔过分脆弱,并且笔迹在翻阅几次后就恍惚,但总之要比刀刻要好上很多。
除了称呼窜改,各个年级学习的内容也做了一些调剂,浅显的族人只要能够把握三年级的笔墨和简朴计算便能够,而对于各个村庄、居住点或者营地的卖力人来讲,起码要达到五年级的标准。
当然熊洪已经将年、月的观点跟熊巫又解释了一遍,固然他还是不太懂,但已经晓得每个月能够分为29、30天的大小月,也晓得每四年就要闰一个月……
对于熊木、熊杰这些“技术”职员和工匠们来讲,在五年级的根本上,另有更初级别的要求,除了读写才气以外,对数术、画图的要求也要更高,这也是部落正视各种工匠的启事。
不过这也让他想到了别的一个东西——酒。
熊洪天然乐意看到族人们对这类新作物高涨的莳植热忱,对熊部落来讲,光靠一种粟固然已经满足了部落族人吃饱的根基需求,可谁也不会嫌弃能吃的东西变多。以是当石雪将黍田的莳植范围扩大到2000亩时,熊洪毫不踌躇,就在这个根本上,又加了1000亩——不过莳植的地点不在凌河北岸、土丘农田区,而是新探明凌河南岸的一处空位上。
不过黍不但是用来吃,熊洪莳植它的首要的感化还是酿酒。
黍和粟,去壳以后的大小、色彩、形状非常类似,很轻易弄混,不过在地里的时候,两莳植物就能很轻松地辩白出来。
当然这个几年级并不代表必然要学几年,而是会有呼应的考核,只要通过年级考核,就代表到了这个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