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书斋进学[第2页/共3页]
陈先生见状,略微点头,未多言,只道:“不错,孺子可教也,持续练习吧。”
薛蝌笑道:“放心,店铺事件皆无大碍,你固然放心读书。”
晨读过后,便是习字功课。陈先生负手而立,环顾世人,道:“书法者,文人之本,若欲习儒,先正其字。”
因神魂强大,他过目不忘,仅两月风景,便已将四书五经尽数记熟。
陈先生负手拜别,吴玄安复又坐回案前,提笔蘸墨,在宣纸上誊写“君子慎独”四字,笔锋沉稳,内心却出现波澜。
吴玄安翻看账目,思考半晌,道:“眼下虽买卖昌隆,然不成操之过急。广宁县城中尚可安身,但外埠市场一定尽如人意。可少量放货摸索,观其销路如何,再作决计。”
庭前两株老槐树枝叶婆娑,晨风轻拂,带着淡淡的槐花香气。他举目望去,院中安插极其简朴,几张石凳围着青石桌,屋檐下挂着几排竹简书册,偶有轻风掠过,悄悄摇摆,收回簌簌声响。
吴玄安白了他一眼:“你小子幸灾乐祸。”
塾内传来书声琅琅,约莫七八个门生已端坐堂中,各自手执书卷,正随先生吟诵典范。
吴玄安微微一笑,拱手道:“先生嘉奖了,门生确成心来年应三试。”
吴玄安慎重一礼,道:“谢先生。”
“是!”吴玄安依言落座,目光扫过四周,只见堂中陈列极简,几排长案,案上摆放笔墨纸砚,墙吊颈挂四书五经的典范篇章,笔迹遒劲有力,明显是陈先内行书。
“对了,现在已稀有家外埠商贾欲购货,不知安大哥意下如何?”
陈先生缓缓点头,道:“你退学两月,便已能熟读四书五经,天赋之高,我也望尘莫及。可惜我只是个秀才,不能收你为徒,哎!你可有以了局?”
吴玄安合上账册,淡淡道:“店中之事,仍劳你多操心机。我这边学业未竟,需再潜修一段光阴。”
“尔等照此练习,力求字正而气平。”
老秀才恰是其间塾师,姓陈,年逾花甲,一袭青布长衫,神采端肃。他抬眼瞥了吴玄安一眼,微微点头,抬手表示中间空着的坐位,道:“既已退学,便择位而坐,随众同窗一同听讲。”
陈先生见状,亦是不由侧目,几次考问,他皆对答如流,涓滴不差。至此,先生心中已有判定——此子天赋不凡,若能沉潜磨砺,来年三试,必可崭露头角。
他稍作察看,便见先内行执一卷,朗声念叨:“《大学》曰:‘大学之道,在明显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’”
塾中学子时有迷惑难明之处,他偶尔开口一言,便能点破关头,使世人茅塞顿开。
“哪有,都是别人说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