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外商之谈[第2页/共3页]
翌日,县衙差役奉县令之命,请吴玄安和薛蝌入府一会。
吴玄安微微一笑:“安蝌服饰店所售之物,皆为女儿家衣裳,现在遍及广宁县内,凡有身家者,皆购其衣。若现在引入外商,虽得其利,然恐商风大变,损及原有之物,非百利之事。”
陈县令闻言,心中已有定计,他细心机考半晌,慎重道:“此法倒是可行,既不拒商,又不损己。”
陈章端起茶盏,悄悄呷了一口:“此乃商贾之事,自当问商贾本人。汝可曾去与店铺仆人家谈过?”
吴玄安见他没有冒然发起,倒是个会听会想的人,他遂又弥补道:“大人,实在此事也非全然不成行,若大人真成心引商,不如设定个端方,不使外商掌控运营,只作资金之投入,取分红而不干与。同时我们二人扩大财产,增加产量,使外商朝理我们的产品,从本县取货卖往别处。一来可使广宁县贸易物质流走敷裕增加税收。二来也制止外商以大欺小,打压县内其他小型商店,而后一家独大。”
陈县令深感光荣,若非吴玄安之计,本身恐怕还是进退两难。既保住了广宁县妇人们的爱好,又使外埠商贾得了想要的,皆大欢乐。
吴玄安不疾不徐地拿起几封信,扫了几眼,心中已然了然。倒是薛蝌,心中有些不定。
陈县令闻言,苦笑:“正因难决,方才来请教父亲。此事若许,恐招人非议;若拒,亦恐惹权贵不满,望父亲解难!”
思忖半晌,师爷抬眼望向县令,道:“大人何不去就教老太爷?”
“这吴、薛蝌二人虽年青,然其买卖做得井井有条,将近半年就给县衙财务交了很多税,且未曾有过分之事,若强行压下,难道自损清誉?”
他年纪比吴玄安还小,很多处所格式底子不敷。
绫罗绸缎,巧裁精绣,代价虽高,却仍供不该求,乃至已成民风。现现在,外埠富商纷至沓来,欲分一杯羹,此中不乏有权有势者,这令陈县令颇感毒手。
至县衙前堂,薛蝌也来了,“安大哥,你也来了。”
陈县令轻叹一声,走至案前,拈起一封手札,沉吟:“没想到一个女儿家之物,竟能如此大动兵戈!若冒然以县衙名义提调分派,岂不惹得全县女子不满?”
陈县令深施一礼,将手中折子呈上,道:“父亲,这些商贾来函,皆欲入股安蝌服饰店,儿子思来想去,难以定夺,遂来就教。”
陈章接过信函,大略扫过,复又放下,淡淡道:“此事,汝乃县令,当自行定夺,何故来问老夫?”
思及此,他缓缓开口:“本日请二位来,是有一事相商。”
薛蝌也想晓得吴玄安有甚么高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