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8章 黄袍加身[第2页/共3页]
那是一个北风凛冽的寒夜,将士们围聚在篝火旁,心中尽是对将来的苍茫与期许。
后周世宗柴荣可谓一代雄主,可惜英年早逝,留下年幼的天子,主少国疑,朝堂表里民气惶惑。”
萧云慵懒地斜倚在软榻一角,手中捧着一本精彩的画本子,眼眸低垂,朱唇轻抿,偶尔翻过一页,收回轻微的“沙沙”声。
就如许,赵匡胤用一场酒宴,不动声色地化解了一场潜伏的危急,既让功臣们得以善终,又安定了本身的皇权。”
少顷,他微微点头,脸上闪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,开口道:“倒是有那么一名,是宋朝的建国天子赵匡胤。”
他们纷繁表示,情愿交出兵权,回籍安享繁华。
乾隆见永琰这般模样,眼中尽是宠溺。
这便是震惊后代的陈桥兵变,黄袍加身。”
他便坦言,本身虽贵为天子,却日夜难安,恐怕有朝一日,部下的将士们也如当年他们拥立本身普通,被旁人黄袍加身。
小嘴巴微微伸开,仿若恐怕错过任何一个出色细节,忍不住插嘴问道:“阿玛,然后呢?”
他松开乾隆的衣角,双手欢畅地拍了拍,雀跃道:“阿玛,那你给我讲讲他的故事呗!”
相反,他想出了一个极其奇妙的体例,名为‘杯酒释兵权’。”
乾隆微微眯起眼睛,沉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汗青中,言语间尽是感慨。
永琰面露不解,问道:“阿玛,这有甚么不好吗?”
他仰起小脸,尽是等候地问道:“阿玛,那在汗青上就没有不杀功臣的天子吗?”
乾隆正端坐在那张雕花太师椅上,手悄悄搭在扶手上,微微闭目标他听闻永琰的发问。
将一件早已筹办好的黄袍,披在了他的身上,顷刻间,世人高呼万岁,拥立他为天子。
他出身武将世家,自幼习武,练就一身不凡技艺,为人豪放仗义,在军中声望极高。
可不过斯须,那与生俱来的猎奇心又如潮流般涌了上来。
往昔,乾隆教诲永琰,多是些诗词歌赋、经史子集,或是为人的根基礼节,可本日,接二连三报告的,竟都是帝王的故事。
这些将领们皆是聪明人,一听便明白了赵匡胤的意义。
他深知,若想坐稳皇位,必须措置好与这些功臣的干系。
你可知,大宋曾多次蒙受辽、金等国的欺辱。
他们深知,这摇摇欲坠的天下,急需一名能引领他们走向光亮的魁首,而赵匡胤,就是他们心中不二的人选。
乾隆微微点头,神采转而凝重:“小十五,赵匡胤此举虽保全了功臣性命,却也埋下了隐患。
彼时,天下大乱,各方权势盘据混战,百姓苦不堪言,巴望一名英主能安定乱世,还百姓安宁。
一次,赵匡胤受命率军出征,雄师行至陈桥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