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- 历史军事 -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- 第182章 商业发展

第182章 商业发展[第3页/共4页]

倘若能够顺利推动,还望大人能够赐与大力支撑与帮忙。”

卑职打算年后将买卖拓展到江南等地,尝试与江南的丝绸大户和盐商展开合作。

俄然,江宁又想到了宋朝的耀州窑。

当下北方诸省比年蒙受天灾,虽说每次范围不大,却也无疑减轻了百姓的糊口承担。

没过一会儿,江宁脸上闪现出笑容,说道:“正秋,本官方才有个设法。

当今,我们大明商会在北方数省,具有各种商店上千家,作坊也有几百家,在天津和通州的商界职位更是独占鳌头。

听着钱三万的话,江宁微微一笑。

江宁笑了笑,用心卖了个关子:“到时候你就晓得了。”

但是,这一年多时候畴昔了,钱正秋始终死守底线,没有被款项冲昏脑筋,丢失自我,这才是江宁最为赏识和看重他的处所。

说到这儿,钱三万稍稍停顿了一下,随后神采间略带不美意义地持续说道:“大人,您也清楚,我们商会毕竟才刚起步一年时候,以是到了年底,账面上的现银并不是很多。

江宁对他但是寄予了深厚的希冀。

二人一进入大厅,赶快恭敬地哈腰施礼。

江宁看向钱三万,浅笑着问道:“钱百户,这一年时候里,大明商会的买卖停顿得如何样啦?”

不过江南那边的生长,你一样得抓紧,不成松弛。

就拿丝绸来讲,一匹丝绸在大明北方售价大抵四两银子摆布,在江南等地能卖到六两摆布,可如果卖到倭国、朝鲜等地,就能卖到十五两白银摆布,这利润相称可观啊。

看着钱正秋冲动的模样,江宁点头必定道:“正秋,此事我能点头,确保我们大明商会抢占先机。

大明的官窑,除了景德镇,以及福建漳州、广东惠东县、浙江野蛮县等地的官窑外,仿佛大多都在南边。

这一方面是想造福于民,另一方面嘛,也能借此挣些银子,弥补一动手头的花消。

更难能宝贵的是,这小我做事用心,脚结壮地干实事,并且不贪婪,很有自知之明。

第二天一大早,江宁吃过早餐,便叮咛李若琏去把钱三万、钱正秋父子请到府上来议事。

你身为锦衣卫千户,是朝廷命官,做事不能只盯着大明商会的好处,格式要翻开,目光放长远些,凡事都得从大局考虑。

钱三万听完,赶快不迭点头,说道:“大人说得极是,极是。”

并且在这畴昔的一年时候里,商会里的严峻决策,根基上都是钱正秋在卖力。

就连边关互市,我们大明商会也已参与此中,在北方的生长根基到了一个瓶颈。

听到江宁的话,钱正秋顿时双眼一亮,目光等候地看向江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