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章 摸着石头过河[第1页/共3页]
见地过仙城的风景,厉轼又岂会甘心命止于此,他暗中修炼醍醐宗的心法,摸着石头过河,就此走上了邪修之途,凭着三分资质,七分运气,竟然练成了“醍醐灌顶”之法。暂借也罢,强夺也罢,对邪修而言,资粮是功行的底子,一开端厉轼只是炼化大奸大恶之辈,很快凡人的精血无济于事,他翻遍华山派历代保藏的秘笈,福诚意灵,另辟门路,冲破醍醐宗藩篱,闯出了一条别开生面的新路。
忽忽廿载畴昔,“太谷苍龙”翁孤山旧伤复发,命悬一线,临终之时调集五峰五支齐聚落雁峰,将太岳神剑和掌门之位一并传与厉轼,积威之下,无人敢有贰言。及至翁孤山放手人寰,云台、莲花、朝阳、玉女诸峰俱有人提出贰言,厉轼也不请出太岳神剑,顺手取了一柄平常弟子佩执的青钢剑,三招两式将彼辈一一击败,打得他们噤若寒蝉,坐稳了掌门之位。
长街之上,俄然刮起一阵妖风,浓云滚滚四合,天昏地暗,八指梵衲捏着一串骷髅佛珠,昂首望向闭门掩户的赤龙镖局,鼻翼一张一翕,眸中腾起两团碧油油的阴火。与此同时,封使君呈现在长街另一头,身后影影绰绰,现出一头白虎的虚影,收回一记无声吼怒,围墙轰然倾圮,灰尘甫一高涨,即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按下。
厉轼与李希夷一拍即合,暗里里修习邪功对李希夷来讲底子是小事一桩,更关头的是,他奉上的那柄青铜小剑来源不凡,此中锁了一缕白虎精魂,杀伐之器,弥足贵重。投之以桃,报之以李,李希夷收下小剑,将厉轼置于庇护下,华山宗谁都不会多说甚么。除此以外,李希夷每年还赐下一瓶丹药,有药力为资粮,厉轼不必重蹈醍醐宗的复辙,免除了后顾之忧。
仙城诸多宗派,有玄门和左道之分,“醍醐宗”属于傍门邪修,即便在左道宗派,也不受世人待见。“醍醐”二字取“醍醐灌顶”之意,讲究功法道行非我统统,乾坤六合暂借一用,师可传徒,兄可传弟,薪火不竭,水涨船高。这实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,利用不知情罢了,醍醐宗功法的核心,便是篡夺别人道行,充当资粮强大己身,正如杀猪杀羊吃肉,肥了本身,坏了别人。邪修炼化精血反哺己身,大略与醍醐宗相仿,题目在于,醍醐宗过分强大,高低统共就那么十几只小猫小狗,还不能相互搀扶,分歧对外,搞甚么“师可传徒,兄可传弟”,埋头内斗,为人所不齿。
华山宗与华山派一处仙城,一在江湖,相互干系非浅,毕竟仙凡隔绝,每十年才遣使者去往华山,遴选资质上佳的弟子,引入仙城修行。出使之人不是剑修,就是在成为剑修的路上,舍剑以外别无长物,多数自视甚高,懒得与凡人打交道,三言两语收下供奉,挑中弟子,便御剑飞遁而去。彼时厉轼年事已长,窍穴闭合,灵性耗费,已分歧适修道,只能老诚恳实在俗世厮混,及至寿元耗尽,成为一把枯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