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十六章 寺因宝得名[第2页/共3页]
申元邛走过冉一虺身边,顺手在他颅顶一拂,不动声色抽去神魂,冉一虺闷哼一声瘫软在地,朝气耗费,现出本相,倒是一条粗如海碗的烙铁头,遍体暗褐色斑纹,摆布勾连如铁链。弘智心中一凛,却听对方缓缓道:“不告而取是为贼,不告而入是为盗,栖凡观非是伏虎寺,擅闯者诛之,令徒莽撞了。”
所谓“好花需绿叶搀扶”,道门有“旁宗”,佛门有“下院”,越是强大的宗门手伸得越长,这些年灵台、石窟二寺上升的势头很猛,法海对此非常在乎,此番恰是在他一力鞭策下,龙象寺才远征春在谷,在西南蛮荒之地钉下一根钉子。
弘智蓦地记起一桩旧闻,他在龙象寺挂锡时,曾听人提及三圣宗吃了个哑巴亏,内门弟子计丹青不知何故误闯栖凡观,被观主一剑劈成焦炭,过后道门高低亦三缄其口,就当没事人普通,谁都不敢张扬。天下没有不通风的墙,动静传到龙象寺,基层僧众群情纷繁,栖凡观气势放肆,三圣宗敢怒不敢言,道门出了这等糗事,多少有些幸灾乐祸。当时弘智听过也就听过了,伏虎寺远在西域边疆,离三圣宗和栖凡观实在过分悠远,他不晓得计丹青的分量,并没有放在心上,直到现在才骇然心惊,那申观主看似沉寂,底子就是个肆无顾忌的疯子!
弘智见申观主如此托大,心中暗惊,现在若弃下徒儿的尸身及时抽身,或许能满身而退,但师徒连心,箭在弦上,哪怕拼上老命也要与对方做一场!他毫不踌躇将佛珠一搓,脑后模糊现出一圈光晕,七十二颗大小佛珠冉冉升起,化作疾风暴雨,朝申元邛劈脸盖脸砸去。
师父法号“弘智”,门徒法号“普慧”,二人出身“伏虎寺”,游方至龙象寺挂锡,人缘际会,参与春在谷一役。挂锡是佛门的说法,游方僧投宿寺院,把衣钵锡杖挂在僧堂钩上,故称“挂锡”。伏虎寺固然名声不彰,弘智普慧师徒却很有几分神通,龙象寺监院法海对他们另眼相看,成心将伏虎寺收为“下院”,此番攻伐春在谷,特地唤上二人同业,若能立下功绩,也可省去一番口舌。
冉一虺眼梢瞥见普慧倒在血泊中,心念急转,双膝一软跪倒在石阶上,五体投地不敢昂首,希冀观主赦免他情急之下误闯栖凡观之罪。隔着庙门,弘智抬眼望去,澄心殿高高在上,一个高大的身影循石阶而下,衣袍飘飘,似慢实快,转眼便近在面前。弘智悲忿交集,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