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- 历史军事 - 魂穿袁绍,开局月下追郭嘉! - 第103章 剑门天下险,天下第一关!

第103章 剑门天下险,天下第一关![第1页/共3页]

“剑阁虽是益州北地的咽喉,但六合四方,可不止北境这一个方向。”袁绍低声自语,嘴角微微上扬,暴露一丝成竹在胸的笑意。他明白,攻打益州并非只要强攻剑阁这一条路。从荆州沿长江逆流而上,或从南中北上,乃至从陇西经阴平道奇袭,都是可行的挑选。但是,当下之急并非急于攻破剑门关,而是先安宁汉中,安定火线,再图进取。

典韦勒马留步,目光凝重地望向剑门关。他深知此关之险,若强行打击,必会支出惨痛代价。但是,他脾气刚烈,岂会因险要而畏缩?他挥戟指向关墙,大声喝道:“张任!你已无路可退,速速开城投降,饶你不死!”

汉中乃益州流派,阵势险要,物产丰富,若能紧紧掌控,便可为今后攻打益州奠定坚固的根本。袁绍回身对帐中众将说道:“剑阁之险,非一时可破。我军当以稳为主,先安宁汉中,再图益州。传令下去,全军休整,稳固防地,同时派细作潜入益州,探查敌情,寻觅马脚。”

袁绍深知,本身的阵容虽比当年的钟会强大很多,但剑阁之险,恐怕真的不是单靠人力便可攻破的。强行打击,只会徒增伤亡,乃至能够重蹈钟会的复辙。但是,袁绍却并不焦急。他缓缓起家,走到舆图前,目光扫过益州的山川阵势,心中已然有了计算。

严颜见状,心中焦心万分,赶紧大喊:“公义将军!快撤!我来断后!”他的声音如雷霆般在疆场上炸响,试图唤醒张任的警悟。

阳平关内,袁绍端坐于帐中,听着典韦的详细汇报,神采安静,并未感到不测。毕竟,那但是剑门关——天下闻名的险隘,自古以来便是易守难攻之地。袁绍心中清楚,剑门关的险要绝非虚言。他回想起本身所知的汗青:当年姜维仅凭三万雄师,便让钟会的十万精锐在剑阁外寸步难行,长达三月之久。若非邓艾冒险偷渡阴平,直插蜀地要地,迫使刘禅献国投降,恐怕钟会的雄师至今仍被挡在剑阁以外。而姜维,更是以一计害三贤,用生命酬谢了诸葛丞相的知遇之恩,其忠勇与智谋令人叹服。

剑门关的险要,不但在于其阵势,更在于其气势。站在关前,仿佛能感遭到那股劈面而来的肃杀之气,仿佛六合之力都在为守军助势。典韦虽不甘心,但也明白,此关非一时可破,只得命令临时退兵,面见主公再做计算。

但是,撤退岂是那么轻易?典韦如影随形,紧追不舍,张任虽奋力抵挡,但因手臂受伤,行动已不如先前矫捷,险象环生。严颜见状,毫不踌躇地挥动大刀,直扑典韦,刀光如雪,气势如虹。他一边猛攻,一边大声喊道:“公义快走!我来挡住他!”

典韦与麹义并未停歇,持续率军追杀张任的败军。张任带领残部且战且退,先是绕道定军山下,与吴兰的三万雄师合兵一处,试图重整旗鼓。定军山下的张鲁虽率军反对,但只是意味性地反对了一下,并未死战。毕竟汉中是张鲁的地盘,他并不肯与张任的军队过量胶葛,以免耗损本身气力。张任心知此地不成久留,便率军一起南逃,典韦与麹义则紧追不舍,两边你追我赶,直直追了三天三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