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诗仙太白[第1页/共4页]
李白点头,算她过关:“你说的不错,华青女人童年遭受祸事,腿部有疾不能习武,且体息微小,郎中本早已断言她活不过金钗之年。但她被梅先生带入长歌门修习乐律,以长歌门天音知脉体察指导以后,现在已是花信韶华了。
“嗯,我再问你,她这一曲包含了何意?”
杨歌偷瞄了一眼李白的神采,谨慎答复:“容长辈大胆解之。华青女人一曲包含万象,但此中有笼中之鸟巴望自在之意,于整首曲目中呼之欲出。”
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腾到海不复回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人生对劲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天生我材必有效,令媛散尽还复来······
用最快的速率将信送往怀仁斋,李白正在兰苑与几位墨客一同喝酒,饮到鼓起便吟起诗来。
杨歌天然得令。
日进前而不御,遥闻声而相思。
“多亏梅先生将我带回这长歌门,不然华青早已死去多年。”只是弹奏,华青并无贰言。
“听闻短短光阴,不管是课业还是技艺,你都小有所成,就连骆先生对你也是非常夸奖。”
不等她开口,五儿就急仓促的说道:“方才掌门派人传信,要你前去漱心堂拜见。”
形器易征,谬乃如果;文情难鉴,谁曰易分?
杨歌低头拜礼:“弟子想留在门中。”
“既然你决定留在门中,那稍后便为昭贤日的筹办尽一份力吧。”
杨歌眨了眨眼,有些不敢信赖,不过该谦善还是要谦善的:“都是先生和师叔教诲有方。”
一大早,可贵隔壁那位谢公子没有勤奋练琴,正想睡个回笼觉的杨歌就听到短促的拍门声。
音实难知,知实难逢,逢其知音,千载其一。
找到华青,便请她弹奏。
“你刚解了摩诘先生的诗题,不过好诗还须有好字配。唐初有位书法名流名欧阳询,与虞世南、褚遂良、薛稷齐名。其《用笔论》中有云:‘盘桓俯仰,容与风骚,刚则铁画,媚若银钩。’每秉笔必在圆正,力量纵横轻重,凝神静虑。当审字势,四周停匀,八边俱备;是非合度,粗细折中;心眼准程,疏密敧正。最不成忙,忙则失势;次不成缓,缓则骨痴;又不成瘦,瘦当枯形,复不成肥,肥即质浊。细详缓临,天然备体,此是最要妙处。”
“看来你在诗词歌赋上也很有成就,能明白说出本身独到的观点,也是风骚雅人。”
拖着睡意昏黄的身躯翻开门,五儿一头撞了出去。两人在地上滚了一圈,杨歌完整复苏了过来。
“太白先生谬赞了,长辈今后定当更加尽力!”
素手操琴,琴音渐起。杨歌侧耳谛听。
不会吧,掌门真是要夸她?
“还请掌门指导。”能得掌门亲身教诲,那就最好了。杨歌冷静在内心加了一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