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章 东郡议借粮 青州定出兵[第2页/共4页]
“服从!”
曹操微微点头,如有所思。
临行前,刘备亲身来到关羽、太史慈等人的营帐前。
他又环顾了一圈厅内的其他部属,见世人都没有甚么新的建议,心中垂垂有了定夺。
曹操摆了摆手,表示其别人退下,只留下陈宫。待世人拜别,曹操上前一步,看着陈宫风尘仆仆的模样,脸上暴露一丝体贴,抬手悄悄拍了拍陈宫的肩膀,说道:“公台,一起辛苦了。看你这般仓猝赶来,想必是历经了很多驰驱,先稍作安息,再渐渐说也不迟。”
在济南城的一处宽广天井中,两边代表慎重地签订了文书。
太史慈也上前一步,单膝跪地,说道:“主公,末将必当奋勇杀敌,服从关将军的批示,完成任务。”
颠末一番沉思熟虑,曹操终究下定决计,承诺了刘备的要求。
“哼!”夏侯惇冷哼一声,声音愈发高亢,“跟归还不一个样!这乱世当中,变数无穷,两年以后会是如何的局面,谁能说得清?说不定他刘备早就带着粮草远走高飞,或者以此强大气力,反过来与我们为敌!我们东郡也不是金山银山,哪经得起这般折腾!”
以借出统共二十万石粮食为前提,调换刘备军三万雄师的援助。和谈签订结束,曹操当即行动起来,他亲身批示,征集船只,筹办从东郡由黄河水路,运送粮食到济南。
他的声音果断而沉稳,好像洪钟,那一脸的庄严和果断的眼神,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信赖。
刘备微微点头,又看向武安国和廖化,说道:“你们二人也要服从关将军和子义的调遣,同心合力,共克难关。”
曹操听完,眉头舒展,沉默不语。他缓缓走到窗边,望着窗外被北风吹得瑟瑟颤栗的树木,堕入了深思。陈宫站在一旁,悄悄地等候着曹操的回应,他能感遭到曹操心中的纠结与衡量。
曹操本来安静的面庞上闪过一丝不悦,他悄悄皱了下眉,目光投向夏侯惇,声音虽不高,却带着几分严肃:“元让,休得如此无礼!”这简短的话语,如同在喧闹的议事厅中投入一颗石子,激起一阵长久的沉寂。曹操缓缓站起家,双手背后,神采凝重地说道:“现在局势庞大,各方权势相互制衡,刘备身为一方诸侯,行事必有其考量。我们与他合作,本就是为了共同安定黄巾,规复承平,切不成因一时意气,坏了大事。”
陈宫听到这番唾骂,内心顿时涌起一股恶感。他微微低下头,眉头紧紧拧成一个“川”字,手指不自发地在身侧微微蜷曲。他对刘备的为人虽不算知根知底,但此次打仗,刘备的礼节与诚心给他留下了深切印象。陈宫感觉夏侯惇这番不分青红皂白的漫骂,实在有失公允。他抬眼看向夏侯惇,眼中闪过一丝不满,只是碍于场合,又不好当场辩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