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汉黎合作[第1页/共4页]
送走黎石后,蒋怀安晓得,合作的框架已经搭起,但要真正落实,还需求时候,特别是要撤销黎峒内部一些人的疑虑。
黎石心中一动,点了点头:“确有此事。只是那些矿脉深藏山中,开采不易,我们黎人祖辈也只是偶尔捡拾些露天的矿石自用。”
蒋怀安沉默半晌,了解地点了点头:“白叟家们的顾虑,我明白。如许吧,黎石兄弟,你归去奉告峒主和族老们。开矿之事,我们能够先小范围摸索,找一处离峒寨不远、影响最小的矿点,由我们供应东西和技术指导,让黎族兄弟本身脱手开采,看看结果如何,收益如何分派,统统都摆在明面上。至于乡勇,我们能够先从结合巡查、共同防备四周的山贼匪贼开端,兵器设备能够由县衙供应一部分,但平常办理,能够由汉黎两边共同推举的头领卖力,相互监督。让他们先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和我们的诚意。”
“恰是此理!”蒋怀安见他附和,持续说道,“除了贸易,我还想和石峒停止更深层次的交换。比如,我们能够派有经历的老农去峒里,教诲大师如何更好地耕作水田,如何侍弄红薯、玉米这些高产作物;县里的工匠,也能够去传授一些打铁、木工、烧陶的技术。反过来,黎族同胞精通打猎,熟谙山林,辨识草药的本领,也是我们汉人需求学习的。我们能够相互调派后辈,相互学习,取长补短,你看如何?”
石峒峒主是个深明大义的老者,他亲目睹证了陵水县的窜改,也感遭到了蒋怀安与其他汉官的分歧。在黎石的几次劝说和大部分青丁壮的支撑下,那些本来持思疑态度的族老们,态度也垂垂松动了。
最后,蒋怀安又提到了安然题目:“黎石兄弟,你也看到了,如当代道不承平,内里流寇、海盗时有听闻。单靠县衙这点兵力,保护偌大一个陵水,非常吃力。我的设法是,我们汉黎两族,能够结合组建一支乡勇步队。由汉人和黎族青壮共同构成,平时耕耘、出产,农闲时集合练习。一旦有内奸入侵或者匪患滋扰,便立即集结起来,共同保卫我们的故里。如许,大师都能放心过日子。”
黎石叹了口气:“白叟家们祖祖辈辈糊口在大山里,对外人本就有些戒心。他们担忧,一旦让汉人进了山开了矿,会惊扰了山神祖灵,粉碎了风水。也怕……怕官府只是操纵我们,等矿开出来了,好处都被汉人占了去,我们黎人还是甚么都得不到,反而惹了一身费事。至于组建乡勇,他们是怕兵权被官府节制,将来万一……反而成了对于我们黎人的刀子。”这些担忧,并非空穴来风,而是畴昔无数次被棍骗、被压榨留下的深切烙印。
蒋怀安话锋一转,语气变得更加慎重:“另有一件事,更加首要。我听县里的白叟说,陵水周边的几座大山里,仿佛储藏着很多铁矿石,乃至另有铜矿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