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这贡献点真有用![第2页/共3页]
“好,那你便留下尝尝。每日记十个进献点,管你们姐弟两餐。”冯默略作沉吟,便点了头。
就在这时,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:“老先生,您这里……但是缺人手算账?”
接下来,又有修路的工人用工分换了盐巴,盐场的徒弟用技术改进的嘉奖换了耕具。
第一个上前的是个在玉轮湾战役间断了条胳膊的年青兵士,叫王石头。
另一张书记则更惹人谛视,那是首批获得进献点的职员名单。参与玉轮湾战役的民兵、盐场改革中着力最多的盐工、修路工程队的骨干,一个个名字鲜明在列,前面跟着详细的点数。
蒋怀安来到兑换处时,看到的就是如许一幅气象。
冯默接过他递来的竹片,细心查对着账簿上的记录。
陵水县衙的公告栏前,再一次拥堵了起来。
“大人!”他声音宏亮。
这日。
王石头抱着东西,几近要落下泪来。
但他顿了顿,又弥补道:“不过大人放心,老朽晓得孰轻孰重,定会保护新政。已经驳斥了几处最不像话的谎言。”
在这食不充饥的乱世,这一袋粮食可谓打击力庞大。
会商账目时,蒋怀安偶然间多看了林婉儿两眼。她衣衫虽旧,却洗得发白,非常洁净。专注核算时,眉头微微蹙起,有类别样的专注神韵。
他又弥补:“法则也要再细化,张榜公布,让大师都清楚如何赚点,如何用点。兑换时,除了凭据,最好还能有发放时的记录左证,多一道查对。”
林婉儿感遭到了他的谛视,脸颊刹时飞上红霞,赶紧低下头,手指拨筹算盘的行动却快了几分,带着一丝不易发觉的轻颤。
一片欣欣茂发之下,隐忧也随之闪现。
围观的人群收回一片低低的惊呼,看向王石头的目光充满了恋慕。
他找到蒋怀安,面带忧愁地汇报了环境。
“部属明白!”陈大海领命。
下中午分,黎石也来了,脸上带着忧色。
同时,一些未能适应新轨制,或者感受本身好处受损的旧吏、保守乡绅,开端在私底下窃保私语。
“蒋大人没骗我们!”
“大人,这些流言流言,虽不敷为惧,但恐其摆荡民气,废弛民风。特别是……女子参与政务、工务,确与贤人教诲相悖,有违纲常伦理……”老秀才的看法根深蒂固。
记录进献点的凭据五花八门,竹片、纸条都有,轻易捏造或出错。
有些公众对兑换法则还是一知半解,围着吏员问个不断。
“蒋大人!好动静!我们峒里派去修路、挖矿的年青人,都拿到了进献点,换回了盐巴和铁器!峒里都传开了,大师都说跟着蒋大人干有盼头!现在更多人想出来干活了!”
进献点轨制的实在性,以最直接的体例,烙印在每小我的内心。
“这个别例好!”冯默也感觉可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