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章 小儿李来福[第1页/共3页]
“娘,你归去可不能胡说。便是爹爹问起,你也只说是我找你有事。”春杏不放心的低声叮嘱道。
镇国公夫人手中持三炷香,神情慎重地围着主屋渐渐走着,口中喃喃着:“天上圣母,地下冥皇,小儿李来福灵魂走失,家人盼归,拜请送回,不堪感激……”
辛嬷嬷上前制止:“老夫人,大少爷已经用过了晚膳,不宜再食点心了。”
辛嬷嬷从速站起家。
大年月朔的夜里,别家都是阖家团聚、喝酒凑趣,镇国公府几个主子却围着个猫儿叫魂驱邪。
大丫环白芷谨慎答道:“老夫人身边的翠芹说只二夫人昨日下午来时带了个匣子,当时老夫人将人都遣了出去,她并不没瞧见二夫人带的是甚么。”
武安侯夫人闻言眼神冰冷,翠芹说的二夫人是她的弟妹,武安侯老夫人的娘家侄女曹氏。
“是。”
又从供桌上端起一只盛水的碗,走进阁房,在睡熟的来福头上摆布绕圈,低声念叨:“床头神,床尾神,俺家的小孩丢了魂,远的你帮俺去找,近的你帮俺去寻,不远不进的捎返来,来福返来啦!,来福返来啦!”
见翠芹将碟子端来,辛嬷嬷从速上前接过道:“我来吧。”
“翠芹,将碟子端到大少爷跟前。”
*.
春杏娘看着主子们的目光,顿时不安起来,嗫嚅道:“这体例是专给小儿收惊的,至于猫儿是不是灵验……”
听老夫人如此说,辛嬷嬷顿时将头磕在地上谦虚道:“老夫人息怒,奴婢不敢。奴婢虽出身伯府,现在却也是侯府的奴婢。”
“够啦!”
老夫人厉声打断道:“我一个做祖母的,给孙儿吃个福饼都要被个婆子催三阻四,便是哪家也没有如许的事理!是勋哥儿不是老身的亲孙子,还是你们伯府出来的,都没把人看在眼里!”
“是。”
“放心吧,娘一个字都不会说的,咱一家子都是府里的,娘晓得轻重。”春杏娘拍着女儿的手道。
苗志没有功名,武安侯为他在驻守城外的御营军中找了个闲职。
春杏娘见流程已经走完,从速说道:“这便成了,夫人且放心,只如果小儿惊魂,这体例准灵的。”
昨日除夕,一大师子用完晚膳后,正留在老夫人院子里守岁。有丫头禀报申明日祭奠用的香烛出了题目,她便去检察了一番。
而后将残剩的水泼出门外,这才悄悄舒了口气,看向站在一边的春杏和春杏娘。
人常说“小儿子,大孙子,老太太的命根子。”苗勇很早便入了虎帐,家里只剩母亲和苗志相依为命。
可千防万防,家贼难防。当晚归去后,勋哥儿便呕吐起来,待将肚子里的东西吐尽,又昏倒不醒。
武安侯夫人强忍满腔肝火,沉声问道:“可查出了是谁给老夫人那符饼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