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0章 再不管了[第4页/共5页]
姐弟俩一人偷了一捆,背返来后,各自藏到自个儿屋里,没敢放到后院柴房里。
他对姐弟俩都断念了,今后再不管他们。
见劝不动听,顾棠也不再勉强。
徐老爷子年青时还能进山打猎,近些年上了年纪,且身子又不好,一年到头,能有半年是在吃药,便很少再往山上跑,日子过的也是贫寒的紧。
徐家祖孙就像三叔公说的那般,一老一幼都是实诚人,没有甚么花花肠子。
魏氏的事等贰表情好些再来讲道,摆布都失落这般久了,再等几日也无妨。
颠末顾家时,顾连山俄然停了下来。
看着顾家堂屋东厢那边亮起的灯光,他想起白日在北安城疑似找到魏氏一事。
见顾棠出去,三叔公将书放下,“你爹真带人去徐家赔罪了?”
不过这也不是甚么了不得的事。
可恰好他们爹语气安稳,像是在与不了解的人说话,连看都不看他们一眼。
路上的泥浆湿滑的很,没跑几步,姐弟俩便双双跌倒在地,浑身高低连同脸和嘴都沾了一层泥。
以往这体例也试过,但每回都遭到顾家二老禁止,说她爹磋磨儿子。
决定好顾来安的归宿,祖孙俩又说了一会儿子话,门口的帘子被人挑起,顾安然暴露半边身子,说饭好了。
顾梅白了脸,心中更加不安,可贵利索的听了一回她爹的话,将屋里的柴火重新捆扎好,背在背上出了屋。
顾连山越说越气,一脚踹了上去:“从速给老子交代清楚!那些柴火是打哪弄返来的?是不是在村里偷的?!”
顾梅屋里的那捆柴也没遗漏。
他更加心慌起来,一句不敢说,垂着的脑袋点了两下,承认是在村里偷的。
可谁知又闹出大闺女、大儿子偷柴火一事。
三叔公也忧愁,一个爹生的种,当年的朱氏(顾梅、顾来安亲娘)跟张氏不相高低,都是又毒又蠢,可生下的后代倒是大不一样。
两捆柴罢了,人家老子亲身带着闺女儿子上门赔罪,并将柴火还了返来,徐老爷一句重话都没说,只说孩子还小,尚不知事,今后改了就成。
可惜他们健忘雨天路滑。
“放你娘的屁!你前后拢共就出去两刻钟,家里的柴刀斧头你一样都没带!你就是长了八张嘴一起上去啃!也别想在这般短的时候里,啃返来两大捆柴火!”
她身上的冬衣是拿芦花和柳絮添补的,看着挺丰富,可御寒结果不大。
那就好。
三叔公摆手没同意,非要等顾连山返来吃,“一家子人都在一起用饭那才香!爷如果自个儿一人先吃,就是顿顿大肉也不香。”
“也好,给他找点活计干,免得他惹事生非。”
顾棠眨眨眼,感觉这罚的没用,不痛不痒的。
顾来安没忍住昂首瞧了他爹一眼,这都让他爹猜着了?